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实践札记 治感冒常见方证系列(四)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实践札记 | 治感冒常见方证系列(四)
肖相如按:今天学习麻黄附子细辛汤、羌活胜湿汤和银翘散(桑菊饮)。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实践札记 | 治感冒常见方证系列(一)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实践札记 | 治感冒常见方证系列(二)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实践札记 | 治感冒常见方证系列(三)

1
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该方在《伤寒论》中,用于少阴兼表的太少两感证。

现多用于阳虚感受寒邪的阳虚外感证,以发热、恶寒,脉沉为辨证要点。

病例二十一

赵某,女,78岁。初诊:2014年7月。

患者因冠心病、心衰而入住心内科,经治疗心衰缓解,即将出院时患感冒,经治疗不缓解。

会诊时见:恶寒、不发热,身倦少言,嗜睡,精神恍惚,答非所问,下肢肿,舌暗苔白水滑,脉沉细,属阳虚水泛兼感寒邪。

予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真武汤:麻黄6克 细辛6克 附子10克 茯苓15克 白术10克 白芍10克 生姜15克 人参10克

3剂

服上药,恶寒解,精神较前好,病人出院。半月后,因心衰再次入院,治疗无效,死亡。

讨论:

患者为高龄老人,此前因心衰多次入住心内科。素体阳虚,复感寒邪,兼有饮停,用真武汤温阳利水;

麻黄细辛附子汤温阳解表,加人参大补元气,温补元阳,表里同治,温肾解表利水并行,而得暂效。

2
羌活胜湿汤

该方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肩背痛不可回顾者,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背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不通行,以羌活胜湿汤主之”。

原方主治太阳经病而致的肩背腰脊疼痛。

现多用于寒湿在表而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微热,苔白,脉濡等证。

病例二十二

张某,女,34岁。初诊:2018年元月16日。

恶寒、身痛三天,经西药治疗不解。

就诊时见:恶寒、头身困重,全身肌肉酸痛,体温37℃,流涕,喷嚏,咳嗽,咯少量白痰,舌淡苔白腻,脉浮细。

寒湿在表。

予羌活胜湿汤加味:羌活10克 独活10克 川芎10克 蔓荆子15克 藁本10克 防风10克 炙甘草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荆芥10克 前胡10克 生姜15克

3剂

二诊:2018年元月19日

恶寒、身痛解,仍有鼻塞、流涕,微咳,少量白痰,全身乏力,舌苔转薄,脉细。

湿去寒未解,正气不足。

予参苏饮:人参10克 苏叶10克 葛根10克 陈皮10克 半夏10克 茯苓10克 枳壳10克桔梗10克 甘草6克 生姜15克 大枣4枚

三剂,愈。

讨论:

一诊主证为恶寒、身重,全身肌肉疼痛,故选羌活胜湿汤,伴流涕、咳嗽,为寒邪在表,肺气不宣,故加荆芥、防风、桔梗、杏仁、前胡,以散寒解表,宣肺止咳。

二诊恶寒、身痛解,舌苔转薄,但仍有鼻塞,流涕,咳嗽,全身无力,为湿去而表寒未解,正气不足之象,用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而愈。

3
银翘散(桑菊饮)

银翘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主之”。

银翘散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发热而渴、汗出、不恶寒者。可伴头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少津或薄黄,脉浮数。

病例二十三

康某,女,13岁。初诊:2018年元月13日。

发热一天,体温:38.6℃,咽痛,咳嗽,不恶寒,口干,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热邪犯肺,宜清解肺热。

予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味:银花30克 连翘15克 桑叶10克 菊花10克 桔梗10克 荆芥10克 豆豉10克 薄荷10克 杏仁10克 牛蒡子10克 浙贝10克 石膏30克 生甘草10克 芦根15克

二诊:服两剂后热退,仍咳嗽,少量白痰,不易咯出,鼻衄,咽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予桑杏汤:桑叶10克杏仁10克浙贝10克 沙参15克栀子10克 瓜蒌15克花粉15克陈皮10克桔梗10克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

3剂,愈。

讨论:

该病例初诊时除了典型的银翘散证外,咳嗽也较明显。

因在流感期间,故热象也较一般感冒为重,体温较高,故将两方合并使用,重用银花,且加石膏,意在重剂清泻肺热,兼宣肺止咳。

二诊热退,但咳嗽不止,邪热未尽,津伤肺燥,选桑杏汤,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温病初起,咽痛,咳嗽俱重者,我习惯将银翘散、桑菊饮合方使用,效果尚好。

病例二十四

刘某,女,4岁。 初诊:2017年6月10日。

一周前开始发热,两日后全身陆续出粟米状皮疹,先后在市医院皮科及儿科就诊,热不能退。

就诊时已发热一周,体温38.6℃,全身满布红色皮疹。精神较差,哭闹不已,食欲不振,夜卧不安,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热郁肺卫,挟湿挟积。

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银花10克 连翘6克 竹叶6克 薄荷6克 杏仁6克 牛蒡子6克 生甘草5克 芦根10克 生地10克 丹皮6克 大青叶10克 玄参10克 槟榔6克 莱菔子6克 滑石10克

三剂后热退,疹色变淡,食欲转好,渐愈。

讨论:

热郁于肺而不得泄,久则热迫血络而疹出。

银翘散清解肺热,生地, 丹皮、大青叶玄参清热凉血,加杏仁、滑石宣肺祛湿,槟榔、炒莱菔子,消食化积。

该方用于儿科出疹性热病效果显著,尤其对近几年流行的手足口病,疗效肯定。

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第6条: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其热不重,其证也轻,临床表现类似于银翘散:咽痛为主者,用银翘散;以咳嗽为主者,选桑菊饮。

临证使用较易,不再专门讨论。

4
桂枝麻黄各半汤

......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注: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肖相如:现行中医对“外感病因”的理解基本上是错误的!
“一个原则”搞定外感病的失治误治 | 伤寒
肖相如教你用麻黄汤 | 伤寒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