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冠肺炎患者“闻不到味道”,中医有办法吗? | “中医VS新冠”系列八
#新冠肺炎#中医康复治疗方案#肖相如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请尊重知识和劳动成果,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原作者。点击上方话题标签,即可查看“中医vs新冠”系列的其他文章。
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5月13日印发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这个方案中没有提到嗅觉丧失,但新冠肺炎导致嗅觉丧失的报道不少。
01
新冠肺炎患者嗅觉丧失的资料
陕西科普2020-04-10:《新冠肺炎会导致味觉和嗅觉丧失?出现症状人数达20%~30%?》
据韩国某电视台报道,韩国某地区的待入院确诊患者中有15%的患者丧失了嗅觉或味觉!韩媒表示如果算上已经入院治疗的患者这个数据可能高达 20%~30%。
央视视频截选:2020年3月26日,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出现新冠肺炎患者出现味觉、嗅觉丧失的情况。医师表示, 已经有患者的嗅觉逐渐恢复,但是否每位患者都能康复还不清楚,这种症状是否和病毒变异有关还有待研究。
2020年6月16日,BBC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查尔斯王子的嗅觉和味觉依然没有恢复》。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17日报道,英国查尔斯王子在探望国民保健署工作人员时透露,他3月感染新冠病毒后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嗅觉和味觉。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国犹他州23岁的Matt Newey曾经被新冠感染,症状轻微。康复之后,虽然不再咳嗽了,但味觉和嗅觉依然没有回来。他和华尔街日报说,他四月的时候曾经去过世的祖母家收拾房子,发现自己闻不出祖母香水瓶里面的味道了。
“我很爱她,我想要记住她闻起来是什么样子。我感觉我的一部分记忆消失了,太难过了。”
“我有一次一天半都没吃东西,因为我的胃已经不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了。”吃对他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痛苦,Newey说他吃早饭要花2个小时。
但最让他担心的,是害怕火灾发生的时候,自己闻不到着火的味道。
另一个康复患者告诉华尔街日报,“那天我和妻子订了披萨。我妻子说:真的太好吃了,我只能回复:我不知道,尝起来和纸板箱没什么两样。”
央视视频截选:韩媒称,可能是由于新冠病毒破坏味觉、嗅觉神经细胞,导致患者味觉、嗅觉暂时性失灵。
英国政府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确认味觉或嗅觉丧失是新冠肺炎的一种症状,他们仍在探索是否会增加任何新的症状。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曾经评论说:“这种症状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对于新冠肺炎来说,这一切都还是未知的。”
02
中医对嗅觉的认识
嗅觉丧失,中医称为“失嗅”。
《诸病源候论》谓:“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齆也。”
《外科大成》称为“鼻聋”。
嗅觉,是鼻的功能,由肺所主。肺开窍于鼻。
《灵枢脉度篇》谓:“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素问金匮真言论》谓:“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悲。”
失嗅的证治如下:
一、热邪犯肺
临床表现:嗅觉减退或丧失,鼻流黄涕,伴有发热、咳嗽、痰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宣肺热。
方药:苍耳子散合桑菊饮加减。
苍耳子散(《济生方》卷五)
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川芎10g,黄芩10g,薄荷10g,川贝母(或浙贝母)10g,淡豆豉10g,菊花10g,甘草10g
桑菊饮(《温病条辨》上焦篇)
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薄荷八分(2.5g),苦桔梗二钱(6g),甘草八分(2.5g),苇根二钱(6g)
二、胆腑郁热
临床表现:嗅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涕黄浊而有臭味,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口苦、咽干、痰多、全身乏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胆泻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龙胆草(酒炒)6g,黄芩(酒炒)9g,山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6g
三、脾经湿热
临床表现:嗅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涕多黄浊而有臭味,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头重,咳嗽痰黄、脘腹胀闷,胃纳不佳,大便粘滞不爽,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黄芩滑石汤加减。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卷二)
黄芩三钱(9克),滑石三钱(9克),茯苓皮三钱(9克),大腹皮二钱(6克),白蔻仁一钱(3克),通草一钱(3克),猪苓三钱(9克)
四、肺脾两虚
临床表现:嗅觉减退或消失,鼻塞,涕白而粘,时轻时重,头昏而胀,气短懒言,全身倦怠,食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缓。
治法方药:
偏于肺气虚者,宜温补肺气而散寒,方用温肺止流汤加减;
若无涕鼻干者,宜养阴润肺,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偏于脾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温肺止流汤(《疡医大全》)
人参6g,荆芥10g,细辛3g,诃子10g,甘草6g,桔梗10g,鱼脑石10g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9g,石膏(煅)8g,甘草、胡麻仁(炒,研)、真阿胶、枇杷叶(刷去毛,蜜涂,炙黄)各3g,麦门冬(去心)4g,人参、杏仁(泡,去皮尖,炒黄)各2g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15g,人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
五、瘀血阻肺
临床表现:嗅觉减退或消失,鼻塞,或有鼻涕,伴有头昏而闷,头痛轻剧,咳嗽,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涩。
治法:调和气血,行滞化瘀。
方药:当归芍药散加减。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5g,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0g
六、气血两亏
临床表现:嗅觉丧失,不闻香臭,鼻窍通气尚可,或微觉不利,少涕,全身可伴有头晕、心慌、气短懒言,全身倦怠,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卷四)
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炙)各30g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原来这三味药,才是治疗鼻部疾病的引经药!
“引火归原法”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五官保健法 —— “鼻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