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提高大学校长级别,换取校长去学术化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然虽有惊雷狂风,终不见雨点,说明高校去行政化有必要性,但还没有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现阶段可靠的方案是,提高大学校长的级别,换取校长的去学术化。
1
现阶段大学的一级灾难是官学不分
大学校长是院士俱乐部,要么是当了院士很容易当校长,要么是当了校长很容易当院士。
院士,代表了国家承认的最高学术水平,是最高的学术荣誉,享受最高的学术待遇,拥有最丰厚的学术利益,即,院士是学术。
因此,现阶段,依旧是要讲学术,没谁能和大学校长比,大学校长就等于学术权威。
其实,大学校长的学术权威来源于他们手中的行政权力,用手中的行政权力获得了学术名誉,这就严重侵占了学术利益。
大学校长,以及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行政领导,以学术权威自居,大学就没有了真正的学术。
大学的现状是,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行政领导,占据了最高的、最重要的学术职务,拥有着主要的学术资源和经费。
但是,他们不可能真正静下心来做学术研究,因为他们还要去当行政领导,管理学校,经营好行政资源,时间、精力、能力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地做学术。
那么与此同时,在大学里,没有行政职务的一线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就很难独立地获得学术资源,没有学术资源就不可能做出学术成果,没有学术成果就不可能获得晋升,不可能得到学术名利。
于是,他们要么直接被边缘化,要么投靠到领导的队伍中去,为领导打工,并伺机进入领导的团队,获得领导的赏识,也弄个一官半职,逐步向行政权力进军,最终也能成为校长。
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大多是从大学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已经对大学的套路了然于胸,深知在大学里单纯做学术是不可能的,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术上是没有出路的,那么,就都朝着获得行政职务去努力。
其结果就是,有学术资源的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做学术;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做学术的人,没有学术资源,也做不成学术;年轻人看不到做学术的希望,也没人愿意去做学术。
在大学里,学术已经名存实亡,这毁坏了学术根基。
要想挽救学术,大学校长去学术化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
好的大学校长级别再高也不过分
大学校长之所以要兼做学术,是因为他们觉得仅仅靠校长这个职务不能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名利,而学术的名利往往更加丰厚。
比如:院士的待遇就比校长高,而且是终生的,而校长则不可能是终生的。
其实,只要校长能够放下所谓的学术,把时间、精力和心思都放在管理学校上,创造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为该做学术的人提供条件,保障他们的学术权益,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做学术,这就已经是功德无量了,他们获得相应的名利也是应该的。
如果校长能把大学办的像哈佛、耶鲁那样,给他们什么级别也不过分,甚至也可以将大学校长的级别终生制,绝不能亏待那些为大学和学术做出贡献的校长们。
没有好的大学校长就不可能有好的大学,没有好的大学就不可能有好的学术,没有好的学术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盛。
3
大学校长去学术化没有操作难点
其实,大学校长去学术化是没有操作难点的,且没有高校去行政化的操作困难。
因为,大学校长去学术化不涉及体制的问题,只要大学校长有态度,这事就没有问题。
大学校长无疑是精英群体,他们的觉悟不容置疑,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肯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现行的大学校长热衷于兼职学术,获取学术名利不是大学校长个人的问题,而是相关政策的漏洞,因为人在名利面前选择名利,且并不违背政策,就没有过错,只不过算不上高尚而已。
所以,只要国家有政策,大学校长一定会带头执行国家的政策,若加之提高大学校长的级别,使大学校长在名利上不吃亏,那么官学分离就指日可待了。
事实上,这也是对大学校长的一种保护,在现行的制度下,因为既要当校长,又要做学术,透支身体,累垮的大学校长并不是没有,毕竟这两件事情要做好都不容易。
无论如何,大学校长都是社会精英,保护好他们,也是社会的责任。
注: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心灵之殇 | 抑郁症?肾虚!
来自“草药和保健品”的三成肝损伤,这个锅,谁来背?
我不是药神:市场化使医学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