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此穴位,专治孕妇胎位不正,兔子也有效
赵岩,中医主治医师,医学硕士,运用纯中医手段治病,每日坚持看病读书,十余年野生中医,近年诊治数万人次。
读书时,上《实验针灸学》课,做过一个残忍的实验,观察艾灸兔子至阴穴穴对其子宫收缩的影响,越来越后悔参加了那个实验。
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异常,常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和经产妇。通常,医学上称枕前位为正常胎位,胎儿背朝前胸向后,两手交叉于胸前,两腿盘曲,头俯曲,枕部最低。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额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危害母婴最剧。由于胎位异常将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危险,故早期纠正胎位,对难产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一般运用的是针刺或艾灸至阴穴,尤其是艾灸至阴穴,因为操作简单,无痛苦,疗效确定,所以使用最广。
早在宋代,政府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记载了麦粒灸至阴穴治疗妇人横产的医案。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艾灸至阴穴可以激发膀胱经经气,肾与膀胱相表里,可以调整肾经经气,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顺理胎气,促进胎位自然转正。现代医学也证明灸至阴穴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子宫活动随之增强,胎儿活动加剧,有助于胎位的自转而达到纠正胎位的目的。
艾灸方法:
艾条悬灸(推荐使用):让孕妇排净大小便以后平卧,松开裤腰带。取艾条1根点燃,在孕妇的双侧至阴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就是外侧趾甲角与趾腹外侧缘连线的中点处)施以温和灸,以孕妇舒适为度,每穴各艾灸15至30分钟,每天1至2次。
艾炷灸(非专业针灸医生慎用):在双侧至阴穴涂上万花油或凡士林,然后放置黄豆大小的艾炷,燃至局部有灼热就除去艾炷,每次灸5壮,1天1次。3天后复查,胎位一经纠正即停止治疗。
一般来说,妊娠7~8个月(30~32周)是转胎的最佳时机,妊娠时间越短,孕妇体质越好显效越快,9个月以上的效果会差些。
艾灸的同时,可以配合膝胸卧位,即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跪在床上,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手放于头的一侧,每天2次,每次15分钟。此法利用孕妇臀部抬高,使胎臀退出骨盆,借助胎儿重心改变,可使胎位纠正。艾灸配合膝胸卧位4-5次大多数可纠正胎位,且简便安全。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排空小便,放松裤腰带,以利胎儿活动。
2、艾灸后,患者会出现口干、口苦、眼干等症状,可饮用适量热水。
3、艾炷灸如操作不慎,容易化脓,所以非专业针灸医生谨慎操作。
4、糖尿病孕妇慎用,对艾叶过敏者慎用。
5、疗效不显或近分娩时,每天选择两个胎儿活动高峰时间灸治2次。
更多相关资料,可以翻阅《针灸治疗学》。
相关阅读链接:
治疗怪病的中医“鬼门十三针”,胆小勿看
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多种眩晕
惊奇,药流不彻底,中医助一臂之力!
《老中医》,中药真的可以治疗胎死腹中吗?
不用再纠结各种回奶方法了,此药屡试不爽
更多文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