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大年初二,八零后是否还记得去姥姥家?

大年初二,八零后是否还记得去姥姥家?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大年三十晚上,拨通了姥爷的电话,声音虽然变化不大,但听力大不如前,毕竟是接近九十岁的老人了。姥娘还要大上四岁,听力更差,我要对着电话使劲喊,他们才能听到。

按照鲁西南地区的风俗,大年初二要和父母一起去姥姥家,去给姥爷姥娘磕头拜年,当然中午还要吃上一顿好饭,还要给压岁钱。年龄大一些的外甥,还要去姥爷本家族所有老人那里磕头,还要去写满祖先名讳的家堂前磕头行礼。也许是因为那个年代去了老娘家可以吃一顿好饭,所以一般的小孩都特别盼望着大年初二走老娘家。

刚记事的时候,依稀记得大年初二是都是母亲用地排车拉着我们去姥姥家。我们兄弟三人躺在地排车上,虽然十分拥挤,但依然感觉特别寒冷。下面铺着褥子,上面盖着被子,母亲把我们整个头都蒙住,不至于太冷。我有时偷偷掀开被子,扭着脑袋,看到母亲用力地拉着地排车,弯着腰,很缓慢,显得非常吃力。虽然只有几公里的路程,但是那时显得很遥远,并且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有些崎岖不平。车杆上挂着一个提篮,里面是礼品,一般就是几瓶白酒,还有几包炉果,叮叮当当。

后来,我们家有两辆自行车,每年去姥姥家,父亲载着两个弟弟,前面车梁上绑着一个木头小座位,坐着老三。这个小座位是父亲自己亲手做的,刷着绿色的油漆,很精致,当时还有许多邻居去我家借。自行车后面座位上坐着老二,我坐在母亲自行车的后座位上,车把上挂着装有礼品的提篮。虽然穿着棉衣棉鞋,但是依然很冷,经常到了姥姥家之后,双脚就感觉冻的快要失去知觉。于是,姥姥赶快把我们抱到炕上,把棉鞋脱掉,把脚丫塞进被子下面,特别暖和。

再后来,我们家有了牲口来拉地排车,是一头力气很大又任劳任怨的毛驴。我们一家五口人坐在车上,父亲扯着缰绳,一声“驾”,毛驴拉着地排车快速行走起来。有时在路上还能遇到认识的熟人打招呼,一家人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姥姥家。再后来,父亲挣了钱买了一辆时风三轮车,我们坐在车上,父亲开的飞快,感觉一会功夫就到姥姥家了。

再后来,我们兄弟都结了婚,都买了汽车,带着老婆孩子,让母亲坐着汽车去姥姥家。不会像儿时那样坐着地排车,也不会盖着被子,也不会把双脚冻的麻木。但姥姥姥爷一年比一年老,姥姥还是小脚老太太,那时走起路来却很快。每当下午回家,她把我们送到村子外面,然后她站到村子西口,直到我们走出很远,老人家依然还在那里站着。

姥姥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所以我们小时候可以在姥姥家“肆无忌惮”地住着,按照邻居的话说,就是不用看舅母的脸色。在我很小刚刚记事的时候,母亲怀孕还要干农活,无法照料我,于是把我送到姥姥家。然后骑着自行车悄无声息离开了,当我发现时,她已经骑出了村口。于是我在后面撕心裂肺的哭喊,拼好地追赶,鞋子也跑掉了一只……还记得当天晚上哭闹了一晚上,姥姥抱着我念了一晚上老家的儿歌,我现在还记得。

小金车,金牛拉,
金牛头上别金花。
打金鞭,上金山,
金山有棵梧桐树,
梧桐树上生老鸹。
烧金香,磕金头,
大风刮,小风留……

山把咋子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赶白饼,卷砂糖,
媳妇媳妇你先尝……

筛箩箩,磨麦麦,
走姥娘,
姥娘不管饭,
砸她里小锅盖……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