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今晚中医直播,中医学习纲要(十二)

今晚中医直播,中医学习纲要(十二)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今晚七点半开始在“一直播”平台直播,讲授《中医基础理论》,想学习的学员可以下载此软件。搜索“中医赵岩”或者ID:1384860055,关注后准时来听中医课程。使用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听课学员清晨在文末留言处打卡签到,坚持学习定有收获,提纲简略,讲解才是干货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第十一讲——精气血津液神相互关系

精气血津液——形
生命活动主宰及外在表现——神

气血之间
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营气直接参与血液生成。五脏六腑之气通过气化功能把水谷变成营气、津液等原材料。
2、气能行血:生理上,心气推动,肺气推动,肝气疏泄是血液运行主要动力。病理上,气机逆乱,升降出入失常,影响血液正常运行。
3、气能摄血:脾气统摄。
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血对气有濡养作用。
2、血能载气:血液是气的载体。

气与津液之间
气对津液:
1、气能生津:气化促进激发津液生成。
2、气能行津:气推动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3、气能摄津:固摄津液,防止津液无故流失。
津液对气:
1、津能化气:津液受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化为气。
2、津能载气:津液也是气的载体,津液丢失,必定导致气的耗损,气随液脱。

精血之间:精可化血,血以养精。

津血同源:血可化津,津能生血。

精气之间: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精神互用

神气互生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