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其实,慢性咳嗽更适合看中医

其实,慢性咳嗽更适合看中医

欢迎关注转发,共享中医文化

俗话说,咳嗽咳嗽,医生对头。咳嗽这个病,其实并不好治,尤其是慢性咳嗽,经久不愈者并不少见。

慢性咳嗽,严格来说不是一个严谨的诊断,只是临床症状的一个概括描述。首先要排除肺脏一些器质性病变,比如肿瘤、结核、肺炎等,有这些疾病需要治疗原发疾病。慢性咳嗽这个症状的产生,不单独是肺脏的问题,许多其它类疾病都可以产生,比如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慢性咽部炎症,食管反流等。

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咳嗽的产生,当成其它脏腑疾病的信号,因肺为相傅之官,如果其它脏腑有问题,或者说国家某地出了祸患,宰相一人压着,不告诉君主之官,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治疗咳嗽最忌讳压制掩盖症状,一定要望闻问切,详细四诊合参,从中西医两个层面尽可能弄清楚咳嗽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现代医学来说,有些咳嗽属于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那我们就治疗鼻炎,单纯吃止咳药无异于掩耳盗铃。从中医来说,有些咳嗽是生气后加重,那我们要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看看是否为肝火迫肺、木火刑金,如果是,可以通过清肝火彻底治愈咳嗽。

慢性咳嗽病位有深浅,病情有轻重,必须诊断明确,抽丝剥茧,踏踏实实,步步为营,拔出病根。有一位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形体消瘦,日夜不停咳嗽多年,活动剧烈或者见风都会咳嗽,严重时还会发作哮喘,我当时诊断为心营肝血不足。病人吃了二十多副药后,咳嗽有所缓解,但不是特别明显。复诊时患者略有焦虑急躁情绪,不过,因为她周围许多亲戚朋友慢性病都被我治好,所以还是坚持治疗。作为医生,我从专业的角度,看到了患者就诊前后舌像、脉象、面色神情的变化,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有信心。后来吃完那五副药,症状大减,这就是量变到质变。

还有许多慢性咳嗽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正常反应,比如发热、上痰、大便变稀、甚至呕吐。尤其是治疗过程中无名发热,血常规无异常,这是我十分乐意看到的反应,中医专业术语叫做“湿退热出”,如果有这样得反应,有些小儿一两年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短时间内搞定。

有一次一个患者来看咳嗽,体型肥胖,面色油腻,我当时诊断为“湿热咳嗽”,来开完药对其说,今天吃上药,明天应该会出现咽喉疼痛、口干、甚至头胀,然后咳嗽慢慢减轻消失。复诊时,患者说真是按照我的预测发展的,中医太不可思议了。其实,中医理论是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吸收了传统哲学思维的精华,在中医诊疗活动中,起指导作用,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中医离开了理论,就像失去了指南针,在家周围转悠还行,小打小闹可以,靠感觉,但是一旦大海航行,丢了指南针,也靠感觉,那就十分危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