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去看病,一定要努力配合医生问诊

去看病,一定要努力配合医生问诊


#中医杂谈#医患沟通

记录行医点点滴滴,看病、读书、思考、写文章,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不网诊不咨询不科普不商务合作……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看病这事,无论是看西医还是看中医,一定要努力配合医生的问诊,因为医生能花费时间去问的问题,肯定是关乎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有了这些信息,选择治疗方案或者开具辅助检查才更有针对性。

但在真正的临床过程中,许多人对医生的问诊,不是特别重视,有的甚至草草应付,这类人最容易吃亏。尤其是看中医,一些患者想当然地以为中医看病就是全程不闻不问,全靠三个指头把脉,然后开方走人,这是受一些影视的误导。这多数是源于我们普通人对中医脉诊的误导,不了解脉诊的真正核心价值,归根结底,脉诊不是为了“震住”患者,搞算卦似的话疗,不是拉拢病号的工具,而是直接为临床辨证处方服务的,不可替代。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都很重要,尤其是问诊,医生需要写病历,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女性还要问月经等,这都是一个病历必须要具备的信息。而且中医看病,无论是看什么疾病,有些问题都是要问的,哪怕你看个感冒,吃饭食欲、大小便、睡眠、脾气情绪,这些都要问,有的患者觉得这些与感冒何干,不理解,经常应付于事。

相对于西医,中医治病是“治人”,西医治病是治疗疾病本身。比如一些感冒,细菌或病毒感染,西医的治疗思路很直接形象,就是抗生素抗病毒,而中医主要是调整机体的内部环境,是治人。所以,中医治病哪怕是个很小的毛病,吃喝拉撒睡都要仔细询问一番。

有一段时间,我跟着一位老先生门诊,都是学生先接诊写好病历,写上各种疾病信息,然后再排队让老先生处方。老先生一边给患者把脉,一边看早已写好的病历,有时候阅读病历症状时读出声来,许多患者感觉特神,老先生不用问全知道症状,顺序都知道,老先生也直,直接对患者说,这都是学生们刚才问诊的记录。

不少的中医不喜欢让别人写病历,喜欢自己一边写,然后一边做鉴别诊断,我就是这样的人,亲自书写病历记录。在有限的接诊时间中,问诊的内容都是判断病情的核心的问题,不能马虎。

更多文章,可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