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师徒闹翻为哪般?

师徒闹翻为哪般?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据说演艺圈又有师徒闹翻了,许多的传统行业,讲究师徒传授,但是师徒之间闹翻的也很常见,无论是曲艺行当还是技术行当。拿中医来说,师徒反目老死不相往来,甚至相互攻击的也不是没有。这里面原因跟多,暴露出了传统行业师徒制度的一些弊端。

当然这里的闹翻,我觉得一些学术观点的不认同不能算是闹翻,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不是老师的复制品或者模仿者,如果刻意模仿又没有自己的一点创新,这只能导致学术停滞不前,萎靡不振。有许多的师徒之间,学术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师徒关系很好,就像理想的父子关系,父慈子孝。

学术观点的差异,并不能导致师徒之间闹翻。中医师徒之间闹翻,极少是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同,几乎都是因为名和利而闹翻,不是因为学术观点相左,而是相互否定对方的人品和道德。

所以,传统中医知识的延续传承,不仅是徒弟在寻找心仪的师父,其实师父也是在苦苦寻觅入法眼的徒弟。师徒之间心里面真正相互链接的纽带不是名利,不是相互利用,而是对学术传承的责任和敬畏,是对彼此人品的仰慕和肯定。师徒如同父子,父亲不一定指望儿子完全像自己活着,但一定是希望孩子过的比自己更好。儿子也不一定指望父亲完全理解自己,但一定希望老人欣慰与幸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师父对徒弟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是终生的,徒弟的许多创新都是因为站到了师父的肩膀上,即便是否定了师父的学术观点,那也是因为长期思考师父观点的结果。若真能把师父的学术变得更加完美,这就是最好的继承。如李东垣继承其师父张元素的思想,但并不完全相同,这样的师徒都是喻于义,是出于治病救人和提高疗效,师父感慨后生可畏!

师徒关系一旦被金钱利益名气捆绑,而不是学术捆绑,那就很危险了,随时可以爆发。自古以来,为了名利,别说师徒之间,就是父子兄弟之间大打出手,甚至动刀动枪的也屡见不鲜。分析师徒闹翻的案例,基本都是如此,一个巴掌拍不响,谁也别骂谁。

我拜过多位师父,有民间默默无闻的中医,也有全国有名的中医专家,有地位很高的领导,也有家庭落魄的农民。无论是谁,他们最渴望的应该就是我能学到他们的精髓,用他们的思想经验能够救治更多的病人。我对诸位师父,发自心底的感恩与尊重,任何人在我面前对师父的学术观点提出异议,我也许会沉默,也许会站出来辩论。但是,不论任何人,一旦对我任何一位师父进行人格上的攻击,这和骂我爹一样,别怪我立马翻脸发飙,就这么各色!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