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许多中医都自带一股“仙气”
#中医杂谈#中医与文化#中医与心理#医患沟通
记录行医点点滴滴,看病、读书、思考、写文章,进与病谋,退与心谋,不网诊不咨询不科普不商务合作……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务实求真,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一位师兄说,中医到了一定境界都有一点“仙气”,说白了就是有点神乎。一位中医同道在一家医馆坐诊,被一位“患者”缠上了,明眼人一看就是来耍横找茬讹诈的,这位同行被气的不行,感觉特窝囊。谁知这位“患者”没出几天就出了车祸受伤,全责的那种,仔细一想,令人后背发凉。
小时候,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我自己与邻居弟兄他们两人打架,受了欺负却被对方家长倒打一耙,因为对方是大家族,在那个年代方方面面都比较气势,而我们家是外来户,很多事情都显得矮一截。自己受了委屈,无处伸张,只能骂上几句诅咒的话来解气,第二天大年初一邻居家孩子莫名其妙满脸长大疮,大年初一去医院看病很忌讳,是巧合还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
很早听说姥姥娘家哥哥连生六个儿子,均夭折未成人,后经一算卦残疾老人破解,预言还有两个儿子之命,一定用他提前取好的名字,其中一个会有官运。果不其然,真的又生两儿,其中一人后来做了师长级别官员。那位当年残疾老人,据说也是懂中医,医术也很高超。
许多中医都不敢推荐好用的方子,其中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兄说,只要他推荐啥方子,第二天肯定会来一大批适合此方治疗的患者。
前些日子,我在公号推荐荆防颗粒治疗风寒发热,第二天我儿子就发高热,然后我赶快用上荆防颗粒,又用中药泡了一次脚,很快体温下降至正常。过了几天,看到家里备用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打算第二天在公号推一下,结果当晚儿子剧烈咳嗽,吃上这种中成药,然后泡了两次脚,很快就控制住了,然后我也不推了。
我们时常讨论,中医看病多了,都有“相面”的本事,面相多数时候比人们说的话更有可信度,更靠谱,说话能说谎,面相不会骗人,却是客观的。有的人,打眼一看很有缘,很顺眼,哪怕疾病如何疑难奇怪,但取效几率都会更大。而有的人,哪怕疾病再小,医生治疗此病如何拿手,只要看着不顺眼,同样去处方,整体疗效就是要差不少,很有意思。
人人都有气场,每个人的气场都会发生着改变,气场也会传染,所以无论挑选病人还是结交同行,都是相互影响的。有的中医微信群可以改名为抬杠群,个个都是杠精,即便不是杠精也慢慢成了杠精,有的中医群看待问题很客观,即便是杠精,也会越来越清醒。
更多文章,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