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服用中药注意事项,患者必读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由于中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所以许多现代人对它存在误区。比如有人说夏季不可以喝中药,这完全是扯淡,古代没有现代医学,难道生了病只能等死不喝药?也有人说儿童不能喝中药,这也是扯淡,儿童喝药配合困难这倒是真,难道古代孩子生病了也是不喝药?
更有甚者,有的人说下午和晚上不能把脉看中医,这更为扯淡,难道病人下午晚上突发疾病,必须要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看?现代医院大白天都在日光灯下手术,难道就不允许中医在日光灯下诊脉问诊?何时看中医,要以病人的需求和疾病的需要为客观标准,而不是用自己的文化臆想去抬杠。古代没有医院,也没有日光灯,晚上病人家属开敲门,无论天再黑打着灯笼也要去,也要把脉看舌头。
今日夏至,也是父亲节,又赶上日食,千载少有。夏至日,代表夏季的真正到来,白日最常,夜晚最短。夏季一些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患者一定要明白。
首先,夏季拿药一般不要太多,因为夏季潮湿,家庭环境很难达到药房的温度湿度稳定状态,所以中药饮片很容易变质。我小时候有一年暑假,一位大夫给开了二三十副药,结果还未吃到一半,有些中药就已经长绿毛了,发霉了,没再敢吃。因此,夏季取药一般不要多取,保险起见最多不要超过七副。
其次,中药煎煮前浸泡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有的患者,浸泡一晚上,甚至一天一夜,想当然以为浸泡时间越长越好,结果浸泡得药材都有点变质,无效事小,变质事大。
第三,要注意中药药汁的正当保存方法,因为中药往往是煎煮出药汁后分两次喝下,所以第一次喝下以后剩余那一份要保存起来。一定要放在低温与干净的地方,厨房温度偏高,最好不要放在那里。可以等候药汁完全冷却后放在冰箱保鲜,并且一定要盖上盖子。有些人用碗,应当在碗口用保鲜膜盖住。最好用带盖的杯子,这样能防止周围细菌进入药汁。许多药物都含有多糖类与蛋白累物质,非常有营养,若不盖住,很容易成了细菌培养基地。
第四,服用贮存药汁时一定烫热再喝,不要直接喝凉的,也禁止回锅二次加热或使用微波炉。因为中药有一些有效成分属于挥发油物质,一旦回锅加热,很容易造成有效成分挥发,影响疗效。可以隔着杯子过年碗用80度左右热水烫温,这样既可以保证疗效,也可以避免胃肠不适反应。
最后,夏季胃肠比较敏感,尤其是服用中药期间或前后,更要重视忌口,一些瓜果冷饮,或者烧烤啤酒海鲜之类,应当绝对避免,否则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反应或者影响药效。
如果是代煎中药,袋装那种,也最好不要一次性拿太多,并且一定要等其完全冷却后再放入冰箱保鲜,千万不可让药汁冻成冰坨。虽说许多中药都宣称无菌真空包装,但事实上有时候患者还是会发现药汁味道随着时间而变化,长期的贮存,药汁里面各种成分肯定也会发生相互作用,所以还是谨慎为好。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