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许多名中医都是能说会道的高手

许多名中医都是能说会道的高手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

中医糗事三

上大学期间经常外出抄方学习,结识到一位同行,因为他毕业比较早,年长我好几岁,我就称之为师兄。师兄业务水平不错,对待同行后学都很和善,人也实诚低调。

在一次和师兄随意聊天,他对我说搞中医要有一张好嘴,能说会道才行。我当时并不清楚他说的“能说会道”到底是怎样的涵义,对中医有怎样的重要性。不过,在我成长的潜意识里面,中医的“能说会道”基本等同于“忽悠”。

我自幼多病多灾,患有顽疾,也曾经看过中医,名医,这些中医多数都是说的很好听,听他们充满自信地用阴阳寒热分析病情,仿佛任何疑难杂症都不在话下,当然态度也是温文尔雅,让人舒服。听完他的话,感觉这个病在他那肯定能治好,而结果却往往是事与愿违,除了心里短暂的憧憬与希望以外,并没有任何疗效,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次次的失望。

幼小的心灵,经历多次类似的事情之后,觉得中医说的不太靠谱,因为很多结果并没有像他们当初预测许诺的一样。甚至直到现在,我身为一名医生,依然觉得自己仍是一名患者,难以进行医患身份转变,喜欢站在患者的角度发声。

慢慢地,等自己开始当上中医之后,认识了解的中医同行越来越多,才清楚“能说会道”的重要性了。两位不同的中医大夫,在内行人看来业务水平不相上下,但是其中一人早已名贯一方,甚至成了名流,而另一人却依然默默无闻。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说会道”。

有些中医,虽然实话实说,“试试吧”,因为个体差异和疾病受许多因素影响,不敢许诺什么。但多数患者对医生这种态度是犯嘀咕的,不大信任,可能初诊三副药没啥反应就不来复诊了,相当于不给医生机会。但对于绝大多数慢性病而言,是需要不断复诊调整方药的,难以三五副药搞定。

每个人对中医理解不同,与我而言,那就是糊口的饭碗,顺便也是修行的拂尘,顺其自然最好。

患者就诊之初心情急切,而有些中医把话说的斩钉截铁,很肯定,给患者吃了定心丸,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敢这样说的中医,都是能说会道的高手。因为治病是讲求概率的,有些疾病就是不好治,甚至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无能为力,这是科学客观的态度。但是,一旦无效,无法兑现当初的许诺之后,这些中医“高手”会把话圆过去,能说会道并且还能让患者心悦诚服,的确是本事。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这么容易被忽悠,有一些聪明人看透了里面的猫腻,一旦无效就对能说会道的中医颇有微词,甚至开始诟病整个中医,所以中医经常给人一种“吹牛”的印象。

更多干货文章,关注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