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遇到初诊所谓无效的病例,不要气馁

遇到初诊所谓无效的病例,不要气馁


#医患沟通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许多青年中医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患者不来复诊的问题,许多患者感觉没啥疗效或者没啥反应就不再来复诊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其实,患者初次就诊,吃上几副药感觉无效是很常见的,这里面原因很多。

有些确实是医生初诊时辨证不精准,所以一个中医临床大夫必须要不停的读书学习交流,只有自己下功夫,没啥好招。除了这种情况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情况被忽略,也要引起重视。

比如有些慢性疾病,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想着开上几副药就见效,许多时候是要失望的。但是一般患者都是比较着急,也不理解,初次就诊感觉没啥反应就把这个医生给否定了。说实话也可以理解患者这种心态,毕竟隔行如隔山,比如闭经这个疾病,有些属于卵巢早衰,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周期也比较长,因为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有人说需要大约3个月左右时间,所以这种情况闭经许多时候并不是用上点活血通经药就能来的,需要详细分析病情,对证调理。

还有些情况,是中医疗效的评判问题,比如患者来看慢性病,虽然吃了五副药感觉没啥反应,但是医生观察到脉象或舌像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其实是有效的,只是外在症状的改善不明显而已。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多数患者都是只注重症状的变化,即便脉象与舌像已经改善,但是患者体会不到,即便你说破天也是不会信任的。所以,许多的年青大夫总想着初诊就让患者感觉到“疗效”,也就是症状的变化,不由自主地就加上很多“对症”治疗药物,比如口干用天花粉,头痛用川芎,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中医看病没这么简单。

当一名中医,尤其是青年中医,一定要有好心态,不能刻意追求表面的东西,迫切让患者认可。一切按照所学的理论来即可,踏踏实实根据理法方药进行处方,至于患者认可与否,或者坚持治疗与否,都不能强求。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诊断与处方100%准确,万一无效,无法收场,不好交代。

总之,中医看病如同和敌人打仗,有时候是一举全歼,但更多的时候是敌人的情况也是不断变化,不可能依旧照着原来的计划执行,那就有点刻舟求剑了,只能随机应变。因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能影响患者病情的因素太多了,比如天气、饮食、情绪心理、劳逸等。此外,药物进入人体,也会产生一些影响,都需要根据最新的敌我态势做出最新的策略。

个人体会,有些患者虽然初诊症状缓解了,但有时并未撼动病根,而有些患者虽然症状貌似没有缓解,但是按照中医的理论,整体病情却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遇到见效很快的特效病例,别忙着过度高兴,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这是一位前辈给我的忠告。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