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早餐多吃肉蛋奶,这是对的!

早餐多吃肉蛋奶,这是对的!

作者为中医临床一线主治医师,中医硕士,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以文会友,诊务繁忙,不回复网络问诊及咨询。

许多人都误以为中医是让人吃素不吃肉的,其实并非如此,中医是最讲求饮食均衡的,即便是物质匮乏的古代也是如此。几千年前,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就说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抛开宗教不谈,绝大多数学派观点都认为人是杂食动物,不要刻意不吃某一类食物,这是基本的共识。那为什么中医又强调忌口呢?尤其是许多疾病要忌口肉类奶类。其实,忌口并非是中医的专利,现代医学照样重视忌口,比如住院治疗糖尿病患者,下医嘱要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这也是忌口。

从中医四气五味饮食均衡的角度来谈,正因为平时偏爱了某类食物,导致失去平衡,人体才会生病,所谓病从口入,此时如果暂停食用这类食物,那么人体就会逐渐恢复平衡。比如有的人吃的脂肪太多,导致血脂高脂肪肝,如果及时忌口高脂肪食物,再配合运动以代谢掉体内多余的脂肪,那么身体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健康平衡。

许多中医的忌口也好,让患者多喝粥类也好,都是针对病理状态下的病人而言的,而不是大多数的正常健康之人。比如一个小胖子患儿,营养过剩,咳嗽咯痰长期不愈,而鱼生火,肉生痰。如果不忌口这些东西,这个咳嗽咯痰是很难治愈的,即便有效,治疗起来也很慢。吃了这些东西会加重疾病,那你为何还要偏向虎山行呢,干嘛非要去吃呢?

而正常的健康人,吃肉蛋奶后人体会把它运化成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让人体有精神活力。二战时,中国军人与敌人相比,显得战斗力很弱,但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军人意志薄弱,一寸山河一寸血,都是热血男儿,都是英雄。除了武器的落后,中国军人的体质弱,营养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瘦骨嶙峋,有些战士别说吃肉了,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喝稀粥,又怎能去打胜仗?

古代中原军队,时常被北方游牧民族吊打,以至于发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感慨,军人体质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便现代,各个国家足球队,包括中国,那个不是给队员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只喝粥是不行的。

从中医子午流注的理论来分析,早上7点至9点为足阳明胃经当令,9点至11点为足太阴脾经当令,所以早饭时间正好是胃经当值。此时,人体好比一台正在开动的机器,多吃或者吃肉蛋奶都可以被消化吸收掉,然后紧接着脾经当值时再输送到全身。

中国人,很早就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说法,甚至有些养生隐士提倡过午不食,这是很有道理的。中国人正餐是午餐,只不过后来跟着西方学习,许多地方把正餐变为晚餐。以前农村结婚喜宴都是午餐,即便农忙时节也是如此,这里面是有文化底蕴和中医道理的。

现在,许多疾病都与晚餐吃的太多太好有关,违背了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不生慢性病才怪。有一段时间,笔者由于晚上病人多,忙碌很晚回家加餐,结果后来出现每晚全身皮肤红疹瘙痒,从中医理论我考虑为胃肠积热熏灼三焦焦膜,晚上10点左右发作。我于是把晚餐停掉了一段时间,或者只吃点清粥小菜,而早上多吃些,皮肤很快恢复健康,没专门吃药却不药而愈,就这么有意思。

对于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来说,早餐是要加强营养的,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大家可以体会,只有早上吃好,中午才有食欲吃饱,如果不吃早饭,中午食欲其实并不会太好。当然,遇到特殊的病人,就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脾胃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比如白粥青菜。但是,不能因为有些病人早上吃鸡蛋喝牛奶会导致病情加重,就让所有健康的正常人都跟着不吃鸡蛋喝牛奶,只许喝粥,这就不太符合逻辑了。

中国文字涵义很丰富,尤其是口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具体涵义,但我只看其中心思想,没必要蹭热度断章取义去党同伐异,也不要轻易拿局部去否定整体。抛开整体语境,只盯着人家那一句“不许喝粥”只言片语抬杠,没啥实际意义。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