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是技术,也是艺术
此为个人行医日志,看病读书有感而发,不针对任何个人。作者赵岩,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
中医是技术,也是艺术,很早之前就听我一位老师说过,当时不是太理解。后来,也慢慢理解这句话的深层次涵义了。音乐绘画是让人们心灵产生愉悦与共鸣,而中医是让患者获得健康与信任,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大家可以翻看一下中国医学史,古代许多的名医高手,其实最初都不是专职医生,都是把中医当成琴棋书画一般的爱好,但最终却能取得很高的医学成就。据说医圣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陶弘景是深山中的隐士,葛洪是一个炼丹的仙人,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都是四书五经高手,傅青主是一位出色书画家,徐大椿是一位水利专家,张锡纯是一位教员,宋代皇帝赵匡胤赵匡义兄弟俩都是行伍出身,却擅长方药之术,还会给家人施药艾灸。据说溥仪的中医造诣很高,走出功德林最想当一名中医大夫……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艺术家,只有发自肺腑热爱,融入艺术之中,才有真正的大成就,哪怕活着时不被世人认可,终究也会被载入史册,曹雪芹就是如此。中医也是如此,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不乏名医,但真正流传后世,确有干货,经得起验证,并且不被诟病的,并不是太多。所以张锡纯曾说,“习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
也许只有对中医真正发自肺腑热爱,而不是单纯视为一种职业,才能真正融入中医,不仅健康别人,也愉悦自己。所以,有时我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疗效,焚膏继晷,钻进书房不出来,不仅为了病人,不仅为了事业,更多的时候是把中医当做自己酷爱的艺术,与其融为一体。据说遇到好听的音乐鼓声,如果陶醉其中,慢慢地你的心脏会随着鼓声的节拍一起跳动。中医也是如此,如果陶醉其中,也会体会到艺术的快感。
爱好中医,置身其中,才能做好中医,而不是把它视为事业或着名利工具。学好中医的人,想挣钱太容易了,略施小计就会发一笔财,但若真正爱中医都不会这么做。我有一个朋友,不是中医,营销出身,靠卖中药茶两年就在青岛买了别墅。爱好中医,真的是好事,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因为只有真正爱好中医,把中医视为艺术生命,才有机会把中医精髓传承下去。
但,现在书籍多是为了职称名利而写,各种培训班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传道受业。中医的过度商业化,早晚会害了中医,透支了信任度。所以,你若真正喜欢中医,一定要踏踏实实看古书,研究国家组织编写的正规中医教材,看干货。古人写书,不为职称名利,有些都是自己花钱印刷,都是愤世之作,乃真性情也。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