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论便秘钤六经中医之治

论便秘钤六经中医之治


#随症畅谈
关键词:便秘,便溏,便秘钤六经,中医论便秘,便秘证治。
文|祝融君

(一)常人之便

常人大便日行一次,下时顺畅,不粘不滞,形如香蕉,不硬不烂,色如黄金,气味无大恶嗅也。

便秘之人有日行数次者,有数日不行者,更有甚者月行一次止。

曾见一患者自述其大便月行一次止且二十年有余,饮食如常,西医各项检测无异,中医宣通和下,各法忽效,于经方论坛上,现场求国医大师熊继柏为其诊治。

(二)便秘危害

便秘之人大肠闭塞,轻者小便短赤,口干口臭,面红心烦;重者口舌生疮,腹满胸闷胁胀,神情疲乏;亦有久者成痔疮,大便脓血,甚者演变成大肠癌;还有常见高血压者如厕后,至血管破裂的见诸于报,因而不可轻视。

(三)便秘证因

凡大便责于大肠,而系乎肺,脾胃,肝胆,肾,三焦等脏腑也。系乎肺以大肠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也;系乎脾胃以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升胃降,精华者布输上承,糟粕者入大肠;系乎肝胆者以胆汁分泌能助消化,肝主全身气机枢合,以木疏土,则脾胃之土能厚万物也;系乎肾以肾司二便开合,肾阳不足则火不暖土,肾阴不足则津液无源;系乎三焦,以三焦通调水道,水道不通则肠道不通也。

因此常见有小孩食积躁结之便秘;有年轻人嗜冰茶冷饮,虚胖形寒,脾肾阳虚之溏秘;有嗜辛好辣,肝胃湿热迫肠,里急后重之热秘;有老人气虚,肠胃蠕动过慢无力推陈出新之气秘;有妇人产后血虚,肠道失养之血秘。

(四)治法

《素问.灵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主在大肠传导失调,虽关乎肺,脾胃,肝胆,肾,三焦等脏腑,然不离阴阳、气血、虚实也。

便秘病虽同名,而其证各异。如何解之?平阴阳,调虚实,气血和,则便可解。以气能摄血,气行则血走也。

《伤寒论》仲景示六经之法,病在太阳宜汗清宣,病在阳明宜下禁汗,病在少阳宜和禁汗吐下,病在太阴脾宜四逆辈,病在少阴宜温宜补,病在厥阴宜疏泄也。

谓此,考证因所在。病在肺者,以心肺之热迫大肠,上焦之病宜汗,宜清,宜宣,麻杏石甘汤之属也,又有以紫菀治便秘者,属朱丹溪提壶揭盖之法也;病在胃肠,心下痞,肠胃积热,躁结宜下,承气汤之属也;病在脾者,太阴水湿,运化无力,下利粘滞,宜四逆辈是也;病在肝胆,少阳主枢机,开合不利,宜疏宜和,小柴胡汤是也。病在肾,肾阳虚宜温,以四逆汤救脾肾之阳也。肾阴虚缺水宜补液,六味地黄丸、增液汤是也。

又有难辨者,皆不离阴阳血气,阳虚气虚便秘者,宜补气建中,补中益气汤、黄芪汤是也;阴虚血虚便秘者,补血润燥,黄土汤、四物汤是也,兼瘀血者合桃仁承气汤是也。

唐容川言:“二便皆脾胃之出路,小便是清道属气,大肠是浊道属血。”大便秘结,责之于大肠,钤六经,调阴阳则无不可治!

这是个人学习和分享的号,
文章为原创,喜欢的欢迎打赏!
欢迎联系转载分享,福生无量!

名:五术斋

Wei Xin:wushuzhai99
联系邮箱:3377876@qq.com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