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中医不是见病治病,是治人之学

中医不是见病治病,是治人之学


#扶阳医学

浅谈中医!何为中医,我认为这个大家要认清楚,那就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目的,我们作为一个医者的目的应该是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而不是去见病治病。

有人讲阴阳平衡少得病,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在这里我就想讲如何平横怎么达到这个平衡,那么卢崇汗先生在扶阳论坛上就讲了,一定要阳主阴从,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阴阳论,因为阳是我们的功能,只有功能足了,才能阴平阳秘!阴阳平衡!

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逐步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到医院去。那么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者是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各个部位里恐怕什么细菌病毒都有。因为你生活在大自然里,我们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喝的是自然的水,吃的是自然的饭。大自然给人生命的权利,给细菌病毒同样的生存权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你没得病呢?因为你可以和这些细菌病毒和平共处。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一个病因是你是不是给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

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你如果处在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如果你外受风、寒、暑、湿、燥、火,或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常状态被打破,你赋予了致病因子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它就危害你了,你自身又没办法抵抗它,你就病了!

按西医的做法,你要想杀死它吗?它就千方百计地变异,它不想死,它的变异的速度远远比我们研制药的速度快得多。大家都知道,从研制出抗生素以后,已经有7000多种抗生素了,可是在临床用的只有几十种上百种,大量研究的抗生素都因它在临床无效甚至会对人造成损害被淘汰了。

我们是以药之偏性纠正人体偏性,所以中医不是治病的科学而是治人的科学,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学中医的都知道,是两千年以前的方子。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呢?因为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

现在天天讲中医抗病毒,甚至前面新闻上还讲抗癌针一针100多万,咨询的人是络绎不绝,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如果哪一味药真正能杀死这个病毒的话西方医学早就研究了,用不着把那个药汤煮那么多让人去喝。中医其实是用药食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以改变这种致病因子在你这儿赖以生存的条件,这是中医对治病的理解。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两千年来用的麻杏石甘汤对于一些肺炎的自然管用,西医科学还是中医科学”的问题。我说,它们是不同层次上的科学。各有各的好处,看用在什么层度,西医说,你那麻杏石甘熬完了什么细菌病毒都杀不死。我说,中医的奥妙就在这儿,它在杯子里谁都杀不死,喝进去它就可以治好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它用的是药性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改善了人体的内环境,让你被破坏的环境得到修复,让致病因子在这儿赖以生存的条件被破坏掉。这样看待中医,我们就看到中医的科学性了。所以没有哪个仪器会告诉你,你的寒湿重了才导致了包块,他只是知道有这个包块!没有人会告诉你是因为你情志的问题才导致了你的增生,你是吃的不对了才导致了你的脾胃病!

所以本不可用药,只是用药之偏,纠人之偏而已!中医是治人,不是治病,只是调动人的正气治病而已!所以开方三年无方可用,这个下一章讲!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