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中医,再也不怕宝宝生病了
我开始关注罗老师的大概是几个月前的事,自那以后,就成为了一个铁杆萝卜丝。我看到里面舌诊的内容就被吸引住了,罗老师的内容是我每天必修之课。之前一直为孩子们经常感冒咳嗽忧心忡忡,想学中医又无门,直到有幸成为了萝卜丝之后,我心里那种迫切想学中医的愿望再次被激起,因为罗老师讲得浅显易懂,用打比喻的方法也很贴切,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就想,学中医就从罗老师这里开始吧,果断买了罗老师的三本书,一本是舌诊,两本关于孩子的。之前每个月要带孩子看几次医生,现在都有两个多月不用去看医生了,不是孩子没感冒咳嗽,而是我自己用中医的方法给治好了。第一次治好了大儿子和女儿的感冒咳嗽,心里激动得差点睡不着觉,就想给罗老师发邮件,但想看看后面几天情况怎么样再说,就没写,这是第二次,与上次刚好隔一个月。
在这之前,我是一个中医小白,对中医是一窍不通的,现在的我,也是学习了中医的皮毛中的皮毛,不值一提。但是,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医,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以前的我有一种错误的观点——中医治病的效果很慢。我也不知道我为何会有这种观点,可能是受周围的人平时的观点所影响吧,也可能因为孩子感冒咳嗽我给他们买中成药的冲剂或者口服液没什么效果,现在才明白,那是因为我不懂中医辨证,压根就没用对药。直到我关注了罗老师的,买了罗老师的书,并且用学到的中医知识很快治好了孩子的感冒咳嗽,我对中医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推翻了在心里早已默认中医治病慢的错误观点。我相信不只我一个人,还有好多人有认为中医治病的效果就是慢的错误想法吧?
那么,今天,就让我用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中药治病慢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是一个三宝妈,最大的七岁,小的才三岁。两个大的孩子动不动就感冒,而且一感冒就咳嗽,而且是反复无常的感冒咳嗽,这都成了我的心病了,我焦虑不安,连觉都没睡好。不过我现在不会了,因为我现在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之前心里的很多疑问都在罗老师这里找到了答案,也知道孩子感冒咳嗽该如何处理。在我没学习中医之前,每次孩子的感冒咳嗽都会让我不知所措。特别是孩子半夜发高烧,那种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孩子都没什么好转,然后特困却不敢睡,整夜的心都揪着的感觉可谓刻骨铭心啊。就盼着天亮赶紧看医生,孩子快点好起来。然后心里又一直犹豫,到底该去看哪个医生比较好呢?我认为的好医生,应该是负责任的,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那种,但感觉我带孩子去看的医生,好像跟我心目中的好医生都沾不上边的。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我带孩子看医生的经历和感想。
我生活在农村,平时一些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大家一般都是在附近的小诊所或者卫生院看,顶多就是到城里看,我也不例外。
先说说小诊所的吧,大多都是问一下情况,看看舌头摸摸脉,然后就给你包药片,至于用什么药,一般都不知道,因为医生根本就没有把药方给你看。有些有配个助理或者帮手的,就是写在本子上然后把本子给助手看,助手直接包好药就给你。这还算是比较负责任的,有些根本就没仔细看一眼孩子,问你说怎么啦?你跟他说感冒或者咳嗽,他就直接包药片了,还一边跟别人聊天。他那么行,神医吗?我看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看看他包的都是什么药,像头孢类的消炎药还有抗生素都用上了,还有一些大人用的镇咳药一片分为二分之一或者更少的,有时候发烧,直接就加去痛片……看得我心寒啊,这些药的副作用我是很清楚的,因为之前我当过药店的收银员,有好几年,只是没怎么接触中药,但对药店里各种西药的名称和外包装很熟悉,作用和副作用大多数很清楚的。一想到这些药的副作用,感觉这更像毒药,孩子这几包药片吃下去,感冒咳嗽可能是好了,但是娇嫩的五脏六腑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想想自己平时感冒吃点简单的西药,头都那么晕,有好几天都神智不清的,我真的是特别反感用西药,也特别不希望孩子来吃这些药。但没办法,看着孩子感冒咳嗽那么难受的样子,加上家里长辈的压力:孩子感冒咳嗽这么难受你还不给他吃药让他好起来,你是想干嘛呀?还是狠狠心给孩子喂了药……下一次感冒咳嗽就带孩子去卫生院看,结果还是没有中医的医生,看到医生开的那些咳必清,必嗽平,安乃近,还有抗生素啊,吓得我下次不敢再带孩子去那里看了。又换了一家诊所看,这家诊所说是中医儿科诊所,说开的都是中成药,但根据我多次仔细观察,还是大部分是西药的,只是另外配了一些中药的冲剂,药散或者口服液之类的止咳药而已。
结果,孩子感冒咳嗽越来越频繁,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女儿每次咳嗽起来就像咳喘那样子,上气不接下气的喘。儿子呢,一咳嗽起来就好久,有时候会把吃的东西都吐得精光。看着孩子这样,我的心碎了一地。给孩子各种忌口啊,好的时候炖鱼胶吃啊,可是,感觉这些都没多大作用。最后打听到城里有一位医院退休的中医老教授,说是能根治孩子的咳嗽。于是赶紧带孩子去看,这位老中医应该有七十岁左右,鹤发童颜,他一摸孩子的脉,就说孩子的气管都塞紧了,这情况如果不治喘起来半夜得去挂急诊的。意思是孩子的咳嗽是属于很严重的那种。然后又说只要吃他的四包药散就能根治,吃药散期间不能吃水果和萝卜,苦瓜,莲藕,白菜之类寒凉的蔬菜。说得那么神我有点不信,就说那先包几包中药给孩子喝,药散等过阵子再来拿可以吗?他马上回我:随便你,孩子是你的,你这做母亲的也真是奇怪,能治好孩子的病你却不治,任何一个医生都不敢保证能根治病人的病的,我敢保证就是有把握,你却不要?说得我好像是后妈一样……最后当然是跟他买药散了。孩子就边吃中药还吃药散,一包药散五百元,大概吃半个月完了再去拿,说是四包才能根治。听说能根治,我每天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喝,给孩子忌口,只希望孩子能早点摆脱这讨厌的咳嗽。只是,女儿那时候咳嗽很厉害,边吃中药边吃药散夜里一咳嗽起来还是得咳半个小时才停一阵……我那时候除了心疼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好,以为是排病反应,还是给孩子吃药散……结果四包药散吃完了,没感觉孩子的咳嗽好多少,一着凉一感冒还是照样咳嗽,而我的心,孩子一咳嗽我就揪着……
真的是“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啊!作为父母如果懂些中医知识,孩子就不用遭这么多罪了。直到我有幸接触到罗老师的,买了罗老师的书,我的很多疑问都有了答案。对于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我反复地读。以前的我可是连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都分不清的,现在听了罗老师的分析,对于自己孩子的感冒咳嗽基本都能处理了。下面就说说处理两个孩子感冒咳嗽的经过吧。
第一次处理孩子的咳嗽是两个月前,那时候这边的天气刚好转凉,前一天还热,第二天就变凉了。大儿子那天放学回家整个人就没什么精神了,嘴唇很红,舌头也有些红,头还有点烧。我知道他这是受风寒,感冒了,中午时打了几个喷嚏,给他喝了点苏叶水,看来还没把寒邪驱除,已经进入感冒的第二阶段了。这孩子正气本来就不足,天气一变就中招,从小就总吃药,脾胃和肺都受伤了。所以,我马上先去外面拔了一大把艾草(家的旁边有种),煮一锅水,准备给他洗澡用的。吃过晚饭后,给他喝了一包感冒清热颗粒(治风寒感冒的),到晚上他睡了一会儿起来上厕所,还是边咳嗽就把晚饭吃的东西全吐掉了,吐完整个人好像轻松了一点。我赶紧让他喝了一小杯水,赶紧用开水泡了苏叶给他泡脚,泡完让他上床睡觉。夜里我一直不敢睡沉,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睡着了还是会咳嗽,起来喝了两次开水。其实第一次用中医的方法给孩子治感冒咳嗽,我的心里也没底,该用的方法都用了,就想看明早起来情况怎么样再说了,如果没有好转还是带去城里中医院看中医吧。因为往常这孩子一咳嗽起来如果没有立刻就医会咳得很厉害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看他的精神好了些,咳嗽也没有加重的样子,婆婆也说先别带去看医生,让他在家休息别去幼儿园。于是,我继续给他喝感冒冲剂,吃完午饭又用艾草煮水,给他泡一下脚。听他妹妹说下午可能要考试,就吵着要上学了,看他精神还好,就让他上学去了。放学回来整个人看起来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晚上还是让他喝感冒冲剂,过了一两天基本就没咳嗽了,就用罗老师的方法,用山药煮水让他喝了几天。听着这小子夜里安安静静地睡觉没咳嗽,我比捡到宝还要开心。
没想到才过一天,他妹妹也中招咳嗽了。我看了一下舌头,舌苔有些厚,同时有打喷嚏的症状,我判断应该是有积食,同时受风寒。于是去药店买了焦三仙加鸡内金,包了三副,回来煮水给她喝,另外加小儿感冒散。两种分开时间给她吃。这妞一咳嗽起来是直喘的那种,感觉喘不过气的样子,换作以前肯定早带去看医生了,不过因为治好大儿子感冒咳嗽,我的心里对中医对自己都有了信心,想想过两天再看看吧,没准也是给自己治好了呢。
结果,还真的是哦,两三天就搞定了,没喘了,也就那么几声咳嗽而已。这时,我不得不感叹中医的神奇,夜里看着孩子安安静静地睡着,没有咳嗽,我的心激动得差点睡不着,想发邮件给罗老师,但后面有事就耽搁了……直到过了一个月的又一次降温,孩子的又一次感冒咳嗽,这次当然也是自己搞定的。
这次可一定要给罗老师发个邮件了,感谢罗老师的无私奉献,给大家传播中医知识,走健康之路。我觉得学点中医知识,对于自己对于家人都是有好处的,就算不能自己处理,至少也能够知道轻重缓急,不会盲目就医。作为一名宝妈,学习中医知识就更有必要了。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有时候求医不如求己。试问如果孩子半夜发高烧,如果你什么都不懂,是不是得半夜赶医院或者挂急诊了?那种艰辛谁经历过谁知道,孩子也遭罪。但如果你懂一些中医知识,就不用这样子,家里备一些常用药品,对于这些突发情况基本是自己可以处理的。
罗老师的《图解舌诊》,《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我感觉就是想学中医的宝爸宝妈们的必学宝典。我第一次看到这几本书的名字,感觉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果断地买回来认真阅读,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以前一直为孩子的健康忧心忡忡的我,现在都不再担心了。我相信,孩子的身体只要用中医的方法好好调理,肯定会健健康康的,当然,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也是孩子健康的重要因素哦,这也是从罗老师那里学习才知道的,我以后还会再买罗老师其他的书籍来学习的。
最后,再一次感谢罗老师及其团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学中医的队伍中来,走健康之路。
白开水
2017年12月16日
文.白开水
编.云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本号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