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梁嵘教授《上火的舌诊与调理》改版上市啦! 特别推荐

梁嵘教授《上火的舌诊与调理》改版上市啦!| 特别推荐
中医舌诊是如何诞生的?

舌诊是为了解决热证的诊断问题而建立的。也就是说,有了舌诊,中医师判断热证的准确率就大大地提高了。而辨别寒热,是中医诊断学面对的核心问题。所以说,舌诊最初关注的是病人的舌象,以现存的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1341年)为代表著作。舌诊,不仅医师能够掌握,只要学习了舌诊的基本知识,注重连续观察,任何人都能够掌握,这就给大众管理自己的健康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而便捷的方法。

“上火”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我们曾经对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在近800名被调查者中,90%的人不但知道上火,还有过上火的体验。上火这个既古老又现实的话题越来越多地被国人提及,甚至出现在广告词中。可是,当上火被热热闹闹地谈论着的时候,我们蓦然发现,其实“上火”又是那么模糊,以至于每个人的理解和体验都不同。

啥叫上火?为啥上火?

“上火”到底是什么?上火,作为一种特别的身体失调状态,能不能够自测、自调呢?由于舌象是观察人体正常的火(阳气)、未病的火(轻微的热象)和热证的火(疾病时表现的热象)的敏感窗口,因此,掌握了诊察“火”的舌诊,就如同把握了判断自己的健康状态的晴雨表。

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上火的舌诊与调理》一书,读后,您一定会了解上火时会出现哪些舌象特征,以及判别哪些舌象特征不是上火,而是疾病的表现,需要找医师进行调理。

本书作者介绍

中医诊断学博导
梁嵘教授

梁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系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舌诊理论与数字舌诊技术的研究,倡导将中医舌诊应用于健康评估与健康管理,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合作,在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领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现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曾被评为首届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北京市高校学科带头人。

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学》、《中医舌象数码摄影》、《上火的舌诊与调理》、《中医体质辨识舌诊挂图》、《敖氏伤寒金镜录师生读书笔记》等等。

特别推荐

推荐语

梁嵘教授是我读博士时的导师,梁老师是中医大家任应秋老先生的弟子,对医史文献特别有研究。她治学严谨,我在读博士的三年里,收获实在太多。可以这么讲,现在我给大家介绍的舌诊知识,基本都是梁老师传授给我们的。在人的一生中,遇到一位好的导师,实在是很大的幸运。而且,好的导师,除了知识的传授,那种学者风范的影响,也是无比巨大的。

举个例子,去年,我收到梁老师的微信,她说自己要退休了,办公室有一些书,是古代医籍,想赠送给我。我当时想,可能就是几本吧,那就让老师邮寄吧,作为纪念。结果,当我收到邮局通知的时候,我彻底傻了,原来是整整几大箱的书籍,每一箱的份量,都是我费很大力气才能抬起来的。我就想老师是如何从办公室送去邮局的?实在难以想象!

后来老师告诉我,是用小行李车拉去的。她说:书籍要给热爱书的人的,希望这些书,在你手里能发挥它的价值。当时我听了,眼泪都下来了。这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中医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学者,才会一代代地传递下去的。所以,今天我给大家推荐梁老师的书,喜欢舌诊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上火的舌诊与调理》

内容简介

梁嵘老师参考古今医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人常说常见的“上火”为主题,在《上火的舌诊与调理》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上火的舌诊与调理方法。全书内容包括人体火与上火的基本知识,舌诊的基本知识与上火,以及胃上火、肺上火、肝上火、心上火、肾上火的原因、特征、舌象和行之有效的自我调理与预防方法,并配有100余幅舌象图解和部分典型案例。本书图文并茂,内容实用,通俗易懂,可供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上篇 火与上火
一、引子
二、人体的火是什么
(一)生命的本质是火
(二)最初的那一把火
(三)火燃烧起来以后
三、上火是身体迸出的小火星
(一)体内为什么会出现小火星
(二)关于上火的问卷调查
四、上火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五、上火提出的科学问题
六、上火的自测问卷
七、预防和调理上火的总则
(一)去火先除“因”
(二)补“水”灭火
(三)以“舌”为镜

中篇 望舌诊病与辨火
一、望舌为什么能诊病

二、如何观察自己的舌象
(一)准备镜子
(二)找个亮堂的地方
(三)注意伸舌的姿势

(四)拍摄舌图

三、望舌的注意事项
(一)最好在清晨望舌
(二)最好在未进饮食时望舌
(三)排除染苔的影响
四、正常的舌象
五、舌象的主要观察内容

(一)望舌质
(二)舌苔
六、上火时常见的异常舌象

(一)舌质异常
(二)舌苔异常
七、哪些舌象特征不属于“上火”
(一)舌色暗红
(二)舌上有紫红点
(三)舌色淡白
(四)舌苔厚腻
(五)苔色深黄

下篇 上火的分类与调理
一、胃上火
(一)中医“胃”的概念
(二)胃上火的起因
(三)胃上火的不适感与自我测查
(四)胃上火的舌象特征
(五)胃上火的自我调理

(六)胃上火的预防

(七)胃上火的案例
二、肺上火
(一)中医“肺”的概念
(二)肺上火的起因
(三)肺上火的不适感与自我测查
(四)肺上火的舌象特征
(五)肺上火的自我调理
(六)肺上火的预防
(七)肺上火的案例
三、肝上火
(一)中医“肝”的概念
(二)肝上火的起因
(三)肝上火的不适感与自我测查
(四)肝上火的舌象特征
(五)肝上火的自我调理
(六)肝上火的预防
(七)肝上火的案例
四、心上火
(一)中医“心”的概念
(二)心上火的起因
(三)心上火的不适感与自我测查
(四)心上火的舌象特征
(五)心上火的自我调理
(六)心上火的预防
(七)心上火的案例
五、肾上火
(一)中医“肾”的概念
(二)肾上火的起因
(三)肾上火的不适感与自我测查
(四)肾上火的舌象特征
(五)肾上火的自我调理
(六)肾上火的预防
(七)肾上火的案例
结语

上火其实不可怕

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来说,上火都不算疾病,可以归纳到亚健康或亚临床的领域。我们认为,上火是一种因内外环境的失衡所导致的生理或心理的紧张反应状态。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紧张反应状态能够通过短时期的自我调整或简单的干预恢复到正常。

但是,别看上火不起眼,民间有句话叫“小洞不补,大了一丈五”,就是说“小”与“大”之间不是不可逾越的。上火处理不好,或者经常上火,也可能会转成大毛病。

所以,上火不可怕。认识为什么会上火,掌握清除小火星的方法,进一步主动地预防上火,是中医治未病和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大家阅读此书之后,都能够有所收获!

↓ 长按识别或者扫码购买这本书 ↓

*本文整理自《上火的舌诊与调理》,梁嵘/主编。
*内容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来自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云少编辑。

↓↓↓也可购买哦~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