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之椿皮 中药知识

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之椿皮 | 中药知识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中草药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好在看到医生开的方子或者选购中成药时,对其中的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做到心中有数,而并不是让大家粗浅地看一遍之后就自己开方子抓药!很多药材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有经验的大夫将药材合理地配伍或炮制后方可使用或避开不用。因此,大家切勿自己胡乱用药,身体需要的时候,一定要请专业医生辨证开方!

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具有收敛固涩之功,以敛耗散、固滑脱,即陈藏器所谓“涩可固脱”,李时珍所谓“脱则故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散”之意。本类药物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收涩止带等作用。

收涩药主要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咳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不止、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滑脱病证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故应用收涩药治疗乃属于治病之标,因此临床应用本类药时,须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以标本兼顾。总之,应根据具体证候,寻求根本,适当配伍,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某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收涩药根据其药性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但某些药物具有多种功用,临床应用应全面考虑。
固精缩尿止带药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某些药物甘温还兼有补肾之功。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清稀等证,常与补肾药配伍同用,宜标本兼治。

本类药酸涩收敛,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精、尿频等不宜用。
椿 皮
出自《新修本草》。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本品气微,味苦。以皮厚,无粗皮,色黄白者为佳。切丝或段,生用或麸炒用。

【药性】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

【应用】

1.赤白带下
本品味苦燥湿,性寒清热,味涩收敛,既可清热燥湿,又能收敛止带,为止带之常用药。治疗湿热下注,带脉失约而致赤白带下。

2.久泻久痢,湿热泻痢
本品味涩能涩肠止泻痢,苦寒能清热燥湿止泻痢。

3.崩漏经多,便血痔血
本品味苦善于收敛止血,又因其性寒能清热,故尤宜于血热崩漏、便血者。

【用法用量】煎服,6~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8岁 | 封面

云少 | 编辑

的新系列语音课开讲啦!

讲解《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的语音课程再次更新开播啦!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马上”,打开书院每天推送的文章,即可收听到为大家讲解的民国名医张锡纯的经典药方与医案,保证喜欢学习中医知识的您听了会有所收获哦!

长按识别或扫一
进入
收听讲《医学衷中参西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