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谈谈老年恐病症(疑病性神经官能症)

谈谈老年恐病症(疑病性神经官能症)

#文章合辑

文章◎罗大伦 漫画◎8岁 编辑◎云少

这是个奇怪的疾病,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它的影子,那么,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病呢?

我先来讲我们家的一位老邻居的故事吧。

我小的时候,住在老楼房里,邻居很多,邻里关系也很好,后来,人事变迁,大家逐渐搬到各地居住,也就慢慢仅仅听到些消息而已了。

当时有一家邻居,也是我父亲他们大学的教授,这家姓L,我印象中他是位很健康的人,喜欢运动,一点都想象不出后来他会患这样的疾病。

这事儿都是后来遇到邻居们听说的。据说老年以后,他有一次按自己的肚子,发现有些“包块”,有些知识的他,认为这是肿瘤,于是开始恐慌,就去医院查,结果没有查出肿瘤,于是他认为这个医院水平不行,就到处查。最后,进入了这样的状态,只要他在家里,就认为自己患了重病,肿瘤之类的绝症,只有在医院里,他才感到安心。这样反复折腾,最终,家人只有让他住院,好像他的级别也够,最终就在医院包了一个房间,长期住院,一直住了若干年,直到最后在医院去世。

当大家讲这个过程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想到了这个病,叫老年恐病症。

那么,到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这个病,也叫老年疑病症。老年疑病症就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的人格障碍。

疑病症是疑病性神经官能症的简称,是以患者一心想着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某些器官患有其想象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

人在年龄大了以后,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身体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这本来是正常现象,属于自然规律。但是,有一些老人,对自己的身体高度关注,总是体会自己身体的各种“症状”,对此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和紧张,周而复始地为莫须有的“症状”焦虑不安,由此而产生恐惧、悲观的消极情绪。

具体来讲,这样的老人,有下面这些特点:

1、患者长时间地相信自己体内某个器官有病。我所见到的基本都是觉得自己有癌症一类的重病,求医时对病情的诉说不厌其详,甚至喋喋不休,从病因、首发症状、部位、就医经过,均一一介绍,深怕自己说漏一些信息,惟恐医生疏忽大意。

2、患者对自身变化特别敏感和警觉。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也显得特别关注,对内脏的正常运动,也能“清晰”地感知并过份关注,如感到体内膨胀、跳动、堵塞、牵扯、扭转、缠绕、流窜、热气上冲等。这些自我体会的感觉都觉得是身体“失调了”,并且会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形成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

3、患者常常感到烦恼、忧虑甚至恐慌,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极不相符。很多人反复体检,身体都很健康,但是仍然焦虑不堪。他们对自己的病症极为焦虑,别人劝得越多,疑病就越重。很多人问,是否他们真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有病,只是西医没有查出来啊?不对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有一点体质的失调,但是症状表现绝对没有他们所恐惧的那样,两者是严重不符的,因此,心病的因素是主要的。

4、既便客观的身体检查的结果证实患者没有病变,患者仍然不能相信,或者只是相信几天,然后继续怀疑。医生的再三解释和保证不能使其消除疑虑,甚至患者会认为医生有故意欺骗和隐瞒行为。

那么,这种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那些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固执死板、谨小慎微的老人容易产生疑病症,患者往往有较强的自恋倾向,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却不感兴趣,有心理学家甚至认为,疑病其实是自恋的另一种形式。

这样的人,我的观察是往往都没有宗教信仰,因为宗教多讲仁慈,多关注他人,一般在宗教熏陶下的人,心境往往会比较宽,能够放得下,不容易进入这种状态。

其次,外界的一些不良刺激也会加剧老年人的疑病倾向。例如,耳闻目睹自己社交范围内的老朋友或老同事患病或死亡,有疑病倾向的老人便往往会联想到自己,因而变得忧心忡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求医过程中,如医生的诊断失误或治疗失当,或者医生对病情的描述过于严重,都可能促使老年人疑病观念的产生。

当然,此病也不能完全认为就是心病,身体也有其基础的。比如我观察到此病在冬天会严重,夏天的发病会轻些,在中医里,这与患者体内的阴阳失衡有关,阳气不足,正气不足,而阴寒凝滞者,会更容易出现此类疾病。

这个疾病一旦发生,家人是比较痛苦的。我见过一家人,老人患此病,总是怀疑自己患了肿瘤,基本上各个大医院已经检查遍了,西医毫无办法,因为身体没有任何问题,“比年轻人都健康”。西医最后说:“您到底是想治疗什么病呢?您没有病啊,您想让我们给您治疗什么呢?”所以,每次住院,都是医生催促其出院的。但是回家两天,就又怀疑自己患肿瘤了,要再次住院去检查治疗。

这样的患者,最受影响的是其家人,因为他们会反复向人述说自己的“疾病”,同时不断地去求医,都给家人增加很多负担。

所以有患者家属向我反映:“他本人的身体没问题,比我们年轻人都好,但是我们现在要崩溃了。”

那么,这个病该怎么治疗呢?

现代医学基本认为此病是心理疾病,需要心理医生来治疗。但是,我所见到的心理治疗效果都有限,我觉得反而是家人的帮助,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是疑病者的共同特征,所以家人首先要设法帮助患者转移自己的注意。可以使自己专注于某一项工作,或者热衷于某一种业余爱好,或者多交一些朋友,倾诉情感。

其次,一些心理专家认为此病的根源在早年的痛苦经历,这些早期经历往往构成了疑病的根源。因此,家人应该帮助患者多回忆过往的愉快往事,回味当时的幸福体验,多设想今后美好的生活,不要让过去的痛苦和不幸笼罩和掩盖自己。纠正自身性格的缺陷,保持乐观、开朗、自信的心态有利于老年人克服疑病症。

那么,这个病药物的治疗效果如何呢?

首先,西药在这种病的治疗中作用是有限的,有些治疗会使用抗抑郁的药物,但是疗效的总体评价不高。

而中医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来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当正气不足、气血亏虚的时候,也会引起心理的改变。因此,如果能够将患者的身体调理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则会大大减少患者的不适,这样对此病的康复也是很有帮助的。

有些患者,在持续的调养气血一段时间以后,身体状态越来越好,他们也就对身体的关注度没有那么高了。

但是,我一直觉得这个病,身体的调理只占百分之二三十,而心理的调试,占百分之七八十。

今天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疾病,关于这个疾病的中医治疗,我们以后有时间一定会另写文给大家介绍的。

今天我写这个文章想提醒大家的是:其实很多老年人的问题,是很难调理的,因为他们的思想,在中青年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定式了。我所见到的患者,多数是什么都不相信,没有信仰,一旦遇到问题,无处释放,则心神散乱。如果我们对此有所了解,有所警觉,在中青年的时候,能够有个宗教信仰,能够学习养心,则到了老年,心理豁达,这样的问题,就不会更多地发生了。

所以,这是我此篇文章最后的落点,这是我对见过的被这种疾病折磨的患者和家属,我提出的发自肺腑的劝告。

相关文章链接
《过度节俭,会对老人的健康有什么损害?》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密》

《为何女性的寿命往往比男性长?》
《喝酒与健康长寿有关吗?》

的新系列语音课开讲啦!

一直以来,广大网友都非常喜欢收听为大家录制讲解的语音课程,其中,讲解民国名医张锡纯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系列音频,更是受到了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现在,讲解《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的语音课程再次更新开播啦!课程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粉丝们的热烈欢迎与支持。

什么?您问要在哪里才能收听到这个课程?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马上”,打开书院每天推送的文章,即可收听到为大家讲解的民国名医张锡纯的经典药方与医案,保证喜欢学习中医知识的您听了会有所收获哦!

长按识别或扫一
进入
收听讲《医学衷中参西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