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泻下药·峻下逐水药之千金子 中药知识

泻下药峻下逐水药之千金子 | 中药知识
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为沉降之品,主归大肠经。主要具有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胃肠积滞和燥屎等。或有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或有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大小便排除,达到去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部分药还兼有解毒,活血祛瘀等作用。
泻下药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部分药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及瘀血证。使用泻下药中的攻下药、峻下逐水药时,因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应当忌用。应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的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根据泻下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
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能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消除肿胀。适用于全身水肿,大腹胀满,以及停饮等正气未衰,邪盛证急之证。
本类药有毒,攻伐力强,易伤正气,临床应用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使用时常配伍补益药以保护正气。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同时还要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千金子

最早记录于《蜀本草》。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气微,味辛。以色白或淡黄、富油质者为佳。生用或制霜用。

【药性】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癣蚀疣。

【应用】

1.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
本品其性峻猛,能泻下逐水消肿,宜用于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之实证。单用有效,或配伍其他药。

2.血瘀经闭,癥瘕
本品有破瘀血、消癥瘕、通经脉的作用。

3.顽癣,赘疣
本品外用可疗癣蚀疣。治顽癣、恶疮肿毒及毒蛇咬伤等,可内服、外用。

【用法用量】生千金子,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千金子霜0.5~1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虚弱者禁用。

8岁 | 封面

云少 | 编辑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