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心气虚的人怎么艾灸?

心气虚的人怎么艾灸?

文.夏风 画.8岁 编.云少
3

8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祝广大女性朋友节日快乐、永远美丽!

根据《黄帝内经》的养身思想,人体是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的,在春天就要顺应春天的升发之性,就是在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体之气在体内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潜藏,到了春天也要开始逐渐变得活跃起来了。要适当地增加户外的活动,但是要选择在合适的天气,北方现在的天气还是比较寒冷,不太适合久在户外,要顺应自然,对自己才会有所帮助。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心气虚,大家对气虚证都有所了解,心气虚可以说是,气虚证同时出现心虚的表现,气虚证具体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舌体胖大有齿痕,脉虚无力。心虚证的表现则是,心悸,胸闷,失眠或多梦,健忘,脉细弱。有研究表明,心气虚与心脏功 能的改变有密切的联系,在心血管疾病中以冠心病、高血压及风心病最常见。这类病变与心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脉运行的功能异常有关,是心气虚证最常见的病种。

心气虚是较为基础的阶段,在心气虚的基础上还可发展其为心阳虚,气阴两虚等更为严重的症候。心阳虚其主要表现是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兼见四末不温,形寒怕冷或浮肿;气阴两虚是气虚兼有阴虚,阴虚的突出表现是舌红苔少, 或是舌红光无苔,心烦热喜冷饮。对于心气虚,除了药物,针灸等方法治疗,还可以选用艾灸的方法,日常保 健,帮助治 疗。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内关
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鱼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应用十分广泛,常用于治疗心系疾病及胃痛,呕吐,眩晕,局部手臂疼痛等,对于心悸,胸闷效果显著。

曲池
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曲池穴的主治手肘疼痛、牙疼,上肢麻、痛,艾灸能够改产心气虚是经验用穴。

厥阴俞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包有代心受邪的作 用,因此,心脏疾患大多配用心包经的穴位,厥阴俞与心俞同用,能更好地补益心气。

心俞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背俞穴对于相应脏腑的虚症有很好的疗效,针刺、艾灸均可,但背俞穴针刺是危险系数很高的,对于大家,可以选用艾灸,不能随意针刺。心俞多用于治疗心系疾病及盗汗等。

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是一个强壮保 健的大穴,有补益后天,扶正祛邪的作 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视频操作演示

我们给大家录制了取穴、艾灸的具体操作方法,视频时长3分17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艾灸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云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ru)。”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内关穴还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通于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内关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临床诊治心脏疾病的重要穴位。艾灸足三里则能扶正祛邪,补益正气。曲池为经验穴。心俞、厥阴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要穴,可宣发心气、温通心阳,艾灸时达到治疗所需要补益心气的刺激量,15~20分钟为宜,从而达到补益心气,增加心搏血量的目的。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则艾灸治疗心动过缓的案例:

医 案
操作方法:取一块厚约2毫米的姜片,置于膻中穴上,将预先做好的黄豆大的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有烧灼感时,重新换1个艾炷,每次灸7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情绪平稳。

心气不足,阳气虚衰是本病的根本。心为阳脏,心阳得不到温煦,则心气亏虚,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致心脉瘀阻,血脉运行不畅而见脉来迟缓。膻中位居胸部,为气之会穴,为心包募穴,故选用膻中治疗心之疾患。艾灸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的作 用。艾灸膻中穴可以振奋心阳,使血脉运行通畅,脉动有力。

*选自《中国针灸》2010年2月,赵树玲,于德茹,林发亮。
*《中国针灸》杂志以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以及针灸爱好者为读者对象。其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中国针灸》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相关文章链接:
《运动时突然倒地去世——说说心源性猝死》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