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知识 | 十二经脉手太阳小肠经之小海穴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人体穴位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对各个穴位在艾灸、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的应用上有一点简单的了解。很多穴位针刺治疗风险很高,非针灸专业人士,切勿自己进行针刺操作!
十二经脉之手太阳小肠经
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其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经气于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主治概要
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颔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手太阳小肠经本经腧穴
小海(合穴)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k)之间凹陷处。
【简便取穴法】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平齐之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弹拨该部位,有麻感可直达小指。
【主治】
1、肘臂疼痛,麻木;
2、癫痫。
【应用】
小海穴有清热止痛、安神定志、清热祛风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耳鸣、颊肿、肘臂痛、瘰疬、癫痫等。如果小肠吸收营养不良,具有造血功能障碍以及贫血等疾病,可以通过按摩此处穴位得到缓解;长期按压小海穴,对于肘臂痛、肩、肱、肘、臂等部位的肌肉痉挛,以及尺神经痛、头痛、眼睑充血,听觉麻痹,寒热齿龈肿、下腹痛、四肢无力等病症,都具有良好的调理和保健功能。
小海穴配足通谷穴、太冲穴缓解治疗癫痫;
小海穴配太阳穴、眉冲穴缓解治疗头痛;
小海穴配手三里穴缓解治疗肘臂疼痛。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小海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前臂疼痛、麻木。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改善颊肿、高尔夫球肘、疥疮等疾病。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小海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耳鸣、耳聋、癫狂等。
【文献】
《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小海主之。主疟,背膂振寒。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寒热,齿龈肿。
《针灸大成》:主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寒热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疡肿振寒,肘腋痛肿,小腹痛,痫发羊鸣,戾颈,瘛疭狂走,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
*穴位图画来自紫图图书出品《图解黄帝内经》
*真人穴位图由云少担任模特并拍摄制作,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封面|八岁
编辑|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