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穴位知识 十二经脉·足少阴肾经之然谷穴

穴位知识 | 十二经脉足少阴肾经之然谷穴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人体穴位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对各个穴位在艾灸、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的应用上有一点简单的了解。很多穴位针刺治疗风险很高,非针灸专业人士,切勿自己进行针刺操作!

十二经脉之足少阴肾经
经脉循行

足少阴肾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水。《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人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中医大辞典》:足少阴肾经自足小趾的下边起始,斜行到足掌心中(涌泉),出行到然骨(舟骨粗隆)的下面,沿着内踝后方,分布在足跟中,由此向上在三阴交处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会,然后行至腓肠肌内,浅出胭窝内侧(阴谷),沿大腿内侧后边向上,穿过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它直行的主干,从肾脏出来,向上穿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沿着气管喉咙,到舌根两侧。它的支脉,从肺脏出来,联络心,流注到胸中。脉气由此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主治概要

足少阴肾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如:面色灰黯、遗精、尿赤、气短、唾血、眼花、心悸、惊惕、黄疸、泄泻、口干、咽肿或干痛、喜卧、足痿无力。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

足少阴肾经本经腧穴
然谷(荥穴)

【出处】《灵枢本输》

【定位】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主治】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病证;

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

咯血,咽喉肿痛;

消渴;

腹泻;

小儿脐风,口噤。

【应用】

然谷穴有益气固肾,清热利湿的功效。可泻热、消胀、宁神。现今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膀胱炎、糖尿病、破伤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然谷穴配肾俞穴、气海穴、志室穴治遗精;
然谷穴配肾俞穴、关元穴、太溪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然谷穴配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阴痒。

然谷穴就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里食物更好消化的一个穴。推拿然谷,可以让人很快产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总之,每天坚持推拿然谷,能让人的胃口长开、肠道常清。

艾灸方法:然谷穴,艾条灸5~10分钟,或艾炷灸3~5壮。

【文献】

《针灸甲乙经》:痉互引身热,然谷主之。

《百症赋》:脐风须然谷而易醒。

《通玄指要赋》:然谷泻肾。

*穴位图片来自紫图图书出品《图解黄帝内经》

封面|八岁

编辑|香薷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