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名方妙用】祛寒高手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

【名方妙用】祛寒高手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
转自:庆余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UyNDkxNA==&mid=2656553717&idx=1&sn=57a5ab45f7dbf2d5d08995a417c73739

人体寒气,是伤害阳气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寒气的存在会影响一身的健康状态,而在临床上,驱寒就是经常用的方法,驱寒又要得法,不然不仅无效,还容易出现负面作用。

寒气存在人体,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寒气在表,表现出来的是怕冷,是腰脚疼痛,是皮肤黑;寒气如果在里,就会有伏寒,会有肠胃不适,腹泻,腰脚寒冷、冰凉等,这些寒气的存在都可以使用相对应的驱寒药物,但是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寒气,比如上焦热,下焦寒,这个时候简单的除寒就疗效不理想了。

一般来说,上了十味药的方剂,我都很少用,也很难记住,但是五积散因为其超乎寻常的作用,所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五积散的运用非常广泛,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 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整个方子的核心要点就是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调中顺气的主要药物就是平胃散和二陈汤,而除风冷则主要靠的是麻黄汤,或者是桂枝汤,化痰饮则是苓桂术甘汤加二陈汤,反正这个方子之中所有的药物应有尽有。

本方由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即平胃散,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即二陈汤;加枳壳宽中祛痰,当归、白芍、川芎即四物汤去熟地,桂枝、干姜、麻黄、白芷、桔梗祛风散寒,基本涵盖了平胃散、二陈汤、四物汤、桂枝汤、半夏厚朴汤、续命汤、苓桂术甘汤等著名方剂,所以运用起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此之外,五积散的主要作用,一个就是治疗脾胃积冷,只要是因为长久时间的吃生冷,或者内生阴寒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四肢失温,胸胁痛,都可以用,所以五积散的第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治疗内伤寒湿。

这种内伤寒湿,一般还有腰酸腿痛,还有舌苔比较白腻,脉较沉细,精神相对较萎靡,用上五积散,很快就能够改善。

有的时候,五积散的使用,还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疗、预防感冒的效果,因为本身就是一个解表的方剂,其中的白芷、麻黄、桂枝就是解表的好药,所以对于外感疾病,也可以使用。

另外一个就是,因为中焦或者气血不通,表现出来的上热下寒,也就是现代常见的上焦上火,下焦寒湿,此时也可以用五积散治疗。

宋代的医家将这个方叫做五积散,是有原因的,五积散治疗的是因为气血痰寒食导致的各种疾病,所以也被后人称为神奇五积散,因为这五个方面几乎是所有的疾病都有可能出现的。

所谓的气积,其实就是气滞,因为肝的疏泄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出现了胸胁的不适,出现了大便的秘结,出现了容易困,等等。气滞一般还表现在脉上,因为气滞的脉象普遍都会有软象,按下去非常软,浑身没力。人体表现出来的就是慵懒无力。

所谓的血积,则是因为气滞或者血瘀的原因,会在局部因为蓄冷形成血瘀或者淤血,用五积散就可以将积累的寒,淤排出干净。痰饮,寒冷还有食积,大家都比较熟悉,其实五积散的作用就有点像将所有的治疗阴寒性疾病的药物放在了一起,但是又没有太多过分的,激烈的药物。

总之,五积散是散寒之药,不管是寒湿之气在里,或者在表,都可以用之,而且疗效显著,非常适合大家使用。

作者简介
邓杨春(网名马纯阳),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家传中医,执业医师,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中国科学报等报刊发表20余篇文章,在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协举办的论文比赛奖项,临床多运用经方和五运六气治疗肠胃病、乙肝、妇科疾病等。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庆余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老中医》致敬老中医:中国最早的“青霉素”!

● 拿下这一百个问题,学好五运六气不是难事!!

觉得不错请点好看!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