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刊】一个中医院护士驰援武汉的日记(六)
转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订阅号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xOTkzMA==&mid=2648866542&idx=1&sn=9da435f2196ed80e879e9c950f7c28b5
2020年2月13日
笑声,是今天小夜班的主题曲
今天是小夜班,工作量不算大,有欢笑、有温馨、有感动,我临时当起了摄影师,记录下了病区里的幸福瞬间。
和我搭班的同事依旧是我们东直门医院急诊科的纪冬梅护士。虽然我们来自同一家医院,但是组成医疗队之前我们并不熟识,在我的印象当中,急诊科的护士总是匆匆忙忙,雷厉风行。而娇小的小纪,说起话来柔声细语,却给我带来了对急诊科全新的认识。这可能也是35床的奶奶也特别喜欢小纪的原因吧。
“你是小纪吧,又等到你上班了。”今天查房的时候,35床的奶奶一下子就认出了小纪。我们都很诧异,穿着厚厚防护服的我们,看起来基本上一模一样,老奶奶已经80岁了,她又是如何一眼就分辨出了这防护服后面的人就是小纪呢。我们特意问了奶奶“您是怎么认出来的?”,“眼睛啊,每个人的眼睛是不一样的,我最喜欢小纪的眼睛,她的眼睛里,总是透着笑和喜庆。”我佯装吃醋的问奶奶“难道我的眼睛不漂亮吗?我的眼睛里没有笑容和喜庆吗?”“都有,都有”奶奶宠溺的对我说着,可她满脸的褶子都挤到了一块儿,那一刻整个病房笑声连连。
那时那刻,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奶奶。这次出来唯一没有敢告诉的人就是奶奶,奶奶今年86岁,头脑清楚,身体健壮,她每天心里装着的大事就是我们,担心叔叔、担心姑姑、担心我。即使我已经自己走南闯北了十多年,她依然会担心我赶不上车、睡不好觉、认不好路。也许这就是祖辈吧,在奶奶眼里孩子再大也总是那个孩子。我想35床的奶奶对小纪也是这种心情吧。35床奶奶一直想和小纪照张相,我即刻变身“摄影师”立即上岗,记录了下了那最美好的一刻。
▲ 杜渐和35床奶奶
可能是我们的笑声有“魔力”,48床的奶奶也被感染的哈哈大笑。48床的奶奶是个双目失明的病人,总认为自己生活护理是个大问题,所以,入院时的她总是沉默寡言。奶奶认为自己是个“问题”病人,怕麻烦我们常常忍着不喝水。后来我知道这个情况后,狠狠的“批评”了她,“不好好喝水,不好好吃饭,疾病怎么会好呢?”我告诉奶奶,“不用怕麻烦我们,我们就是来做这个事情的,如果你们都不麻烦我们,我们又来干嘛呢?”奶奶静静地听着,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泛起了泪花。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盲人哭泣,说实话之前我都没有仔细的看过她的眼睛,但当我给她擦去泪水的那一刻,我觉得,再空洞的眼睛,只要有心,泪水都是温暖的。
终于下班了,防护服里的工作时间仿佛被拉成了0.5的倍速一样难熬。不过还好两位奶奶承担了今日的感动。凌晨3点的武汉,天气阴,天很冷,但心很暖。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杜渐,微博ID:骨科小护士,在此特别感谢!转载时请注明出处。文中图片来自骨科小护士微博,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