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趣说】都8102了,食物里还能有寄生虫?
上周,一位在厦门上班的普通人“猫总”,火了。
是因为他无意中拉出的一条……虫子!!
随着网络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医生/医学生加入了围观的行列,
因为这种虫子,现在真的很少见,
医学生们以及医生们见到的都是很古老的标本,
一群学医的,看见这条虫子,
就像是看到了宝贝,宝贝,宝贝。
经过了五六个小时艰难的驱虫,猫总并未排出虫体,
他在文章的最后写道:
这个病案让我想起《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一段话:
虫类虽多。其源皆由饮食停滞。湿热郁蒸。变化而成者也。凡面色痿黄。饮食不为肌肤。起伏作痛。聚散不定。痛止即能饮食者。皆有虫积。或从呕。或从小便。或从大便而出。治法当观其微甚。若虫势骤急者。当用攻逐之剂。如黑丑、槟榔、大黄、胡粉、山棱、莪术之类。虫去则调其脾胃。缓者用酸苦泄热燥湿。兼以相制相畏之品。如川连、胡连、芦荟、苦楝、乌梅、川椒、雷丸、芜荑、使君、榧肉之类。脾弱者兼运其脾。胃滞者兼消其滞。虫症治法。大略如此。
其实,虫病论治在中医各类医著中都有论述,在临床上也多有效验。
最后,希望大家涮肉的时候将肉涮熟再吃
Ps:猫总最后也反思了他的饮食情况。
——本文医论选自《中医历代医论选》
本书选录了医论814篇,有的在中医理论上提出独特见解,有的对于中医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有的是中医研究和教学上主要的参考资料,包括中医历代各主要学派的医论内容。对中医历代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如命门、三焦、五运六气等,注意罗列了各种代表性的观点。
购买可或扫码
END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猫总在路上微博,图片源于网络,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这本史上最全医案,我拿起来之后却放不下了……
望舌这么大的学问,你真的学精了吗
点,一键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