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孙子兵法虚实篇》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虽是兵家言,然言也为医家事也。不信么?且来看《伤寒论》。偌大一部伤寒,每一经每一方无不是“因敌变化”“随证治之”的, 别的不谈,且举一证来说明之。
诸君知道,在《伤寒论》阳明病篇中,仲景先师将阳明病分为本证与变证,本证也者,有经证与腑证之别。阳明经证也,又有邪在外与热在里之区分。一,所谓寒邪在外,即阳明胃经循行在头面部受到风寒邪气,“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疼;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治以麻黄汤或桂枝汤或葛根汤。二,寒邪入里化热,即热邪伤经在里的表现。因为阳明胃经下头面部便入胸腹了,相对于头面部来言,是谓在里,在外感病的病程中,寒邪入里化热,阳明经此时受邪寒已化热,热邪在经,因部位不同,依次分为:①热邪郁胸,热扰胸膈,治以栀子豉汤。②热扰中焦,盛热在里,全身发热,内外充斥。若不是太伤津液,治以白虎汤;若津液已伤,治以白虎加人参汤。③热扰下焦,水热互结,又伤阴液,治以猪苓汤,养阴清热利水。以上为阳明经证,仲景先师法随证立,因证施治,各个不同,正是“因敌变化”而取胜者也。
阳明腑证又有气分及血分之证。
分气证又有胃家实、脾约及津亏便结证,分别治以承气汤、麻子仁丸与蜜煎方;而血分证,则是患者素体便有消化系统的出血之症,血瘀于消化道,又与阳明热邪相结,导致血热互结,出现大便干燥、喜忘诸症,仲景供方,以抵当汤主之。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兵无常事,水无常形”这句虽为兵家话却是医家事的道理。
阳明证除本证外,还有变证,即阳明湿热发黄证。
诸君知道,胃与脾相表里,中医又言,脾胃一膜相连,经脉相互络属。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此为“升降相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此为“纳化相依”;脾运化水湿为湿,胃腐熟水谷为燥,此谓“燥湿相济”,二者可谓息息相关。当阳明热盛,热邪损扰必有二个出路,一为从阳明燥化,为从太阴湿化。若患者素体脾气虚,脾阴不足时,阳明盛热之邪极易侵之,热与湿结,形成阳明湿热发黄证。此证有何特点呢?首先便是身目发黄。为何呢?这是因为湿热互结,阻滞中焦气机,气机不畅,影响肝之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受损必然影响胆汁排泄,使胆汁不能正常归入肠道帮助消化,而是逆流入血,漫溢周身,故身黄。其次,因为湿热互结,湿邪受热邪困扰,不得随小便排出,致小便少;同时,热邪也受湿邪所困扰,热不得外越,致身无汗或但头汗出,剂颈而还。为何“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呢?这是因为:一,阳明盛热必定伤津,津液受损,津液必少,汗出无源,身无汗;二,头为“诸阳之会”,热邪上蒸,所以热从头越出,故但头汗出;三,热盛伤津,湿热互结津液不化,故患者“渴引水浆";四,湿热互结,阻滞气机,致腹满;五,湿热互结,湿热郁结于体内,郁热扰心,致心中懊憹(左心右农)。
怎么治?仲景给方:茵陈蒿汤。方药组成有茵陈、栀子与大黄。茵陈为祛黄之圣药,栀子清热,大黄清热之同时,在这里起“推动”之用,类似于将药物激活之功用。因此,大黄这味药应用于整个病程之中。大黄为“将军”,性寒,清热功用了得,但长时期服用易伤脾胃;再者,若患者素体本就胃脾虚弱,又得了阳明湿热发黄证,怎么办?仲景给方:栀子柏皮汤。方药组成为栀子、黄柏皮与甘草。其在去黄清热之同时,以一味甘草温中,因为“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龚廷贤著《药性歌括四百味》)。
倘若得了阳明湿热病,患者在病程之中突然得了感冒,怎么办?仲景给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因连轺这味药现在不通用,故用连翘替代,故又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药组成为麻黄、杏仁、连翹、桑白皮、赤小豆与大枣。若黄大于湿,可以将桑白皮换成茵陈。
综上所言,仅此阳明病一例,我们就可以看出仲景先师在辨证施治之中的“因敌变化而取胜”的遣药组方思路!
本文摘自《经方与兵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经方与兵法》,点击可直接购买
内容简介
《经方与兵法》乃华人世界首部将经方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之术等中国历代著名兵家思想相结合阐述的著作,融经方于兵法之中,化兵法于经方之里,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弘扬中医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
作者简介
苏小白者,本名侯少桦,河南药乡禹州人士也。50岁,中医世家传人,美国执照中医师,现任美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亦是作家、诗人。幼染药草之香,家承医易之道。无论身居东土或美西,顺境或逆境,皆勤于思考,笔耕不缀,乃至厚积薄发,著作等身。更于不惑之年,钟情国医之道,潜心经方之旨,博览群书,慧心独运,专攻经方与兵法之比较研究,发前人所未发,硕果累累,自成一格。
他主攻仲景学说,对《伤寒论》颇有心得,曾撰写《诗意解读金匮要略》《伤寒论浅注》。他的人生乐趣乃读书,写书,为患者治病。曾出版《详解黄帝内经》1部、《故国的吃食》《北京散记》等散文集5部、诗集5部、小说集1部,《红楼梦》研究文集《读红琐记》1部。
编辑推荐
《经方与兵法》乃华人世界首部将经方与兵法相结合阐述的不可多得的一部弘扬中医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苏小白之文,洋洋洒洒,一气贯通。兵法典故,了如指掌。《伤寒》《金匮》,信手拈来。更妙在不死于句下,既能出乎其外,以观其貌,又能入于其内,以窥其幽,自由自在,游刃有余。此书尤以“伤寒论中的孙子兵法”一章*为精彩。以正邪虚实、因敌变化解栀子豉汤类之变通,以兵势正奇释白虎加参汤之奥妙、以穷寇勿迫喻阴阳自和者病自愈之淡定,以九变机利阐八纲阴阳之要旨,以兵非益多论麻桂承气之悍力,以并力取人析相须相使之功倍,以用间之妙体悟黄连汤寒热同用之殊绝。全书兵法与伤寒互参互证,水乳交融。读来颇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颇能引后学入胜,启先进省思。对激发中医学专业师生、中医爱好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学习中医的兴趣颇有裨益。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经方与兵法》,作者:苏小白。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19岁女性月经停止却经常流鼻血,中医如何治疗?
● 11岁女童不明原因发热4个月,竟被7剂中药治愈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