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浴,治风湿一把好手,申遗成功彰显中医药精神!!
:扎根于藏文化和藏族群众生活的藏医药,是中医药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藏医药浴法”是中国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
“藏族群众用温泉、河水沐浴祛病,是藏药浴的自然方法。”西藏藏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央嘎说,《四部医典》中把藏药浴分为天然矿泉浴和人工药水浴两类。如今,各地藏医院的藏药浴有水浴、蒸浴、敷浴三种人工操作方法。
央嘎认为,人工药浴方法和药物均取自自然,是天然矿泉浴和沐浴文化的延续,体现了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先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藏医药以望、触、问三法诊断疾病,通过饮食、行为、药物、外治四大疗法实现生理平衡,达到身心健康,在藏药浴治疗病患中得到充分体现。
牧民塔吉的家在高寒缺氧的藏北,放牧的草原海拔超过四千八百公尺,夏天温度最高时也不到摄氏二十度。她说:“一年四季裹着厚厚的藏袍还觉得冷。”
久而久之,塔吉在三十四岁那年得上了一种“怪病”:一遇到雨雪天气,就会从双腿疼到全身。疼得最厉害的时候,比生孩子还难忍,躺在床上直打滚,家务、牧活都干不了。
因病致贫的塔吉一家,2017年搬迁到羊八井温泉旁边的彩渠塘村,那里集中了一百九十多位家庭贫困的风湿病患者,来自西藏阿里、那曲、昌都等高寒地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文化教育处处长才多说,自治区决定派专家团队驻村为患者提供免费藏药浴治疗,以医疗健康扶贫助困。
“刚搬迁过来时,走路都要拄着拐杖,第一次药浴治疗完,双腿就不疼了”。塔吉说,她已经丢掉拐杖半年了,正准备参加村里的产业合作社,相信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
西藏大部分地方海拔高、天寒地冻,农牧民群众长期在这样的气候里生活,稍不注意保暖就会得风湿性疾病。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药浴中心主任卓玛说,藏药浴在西藏产生并传承至今,与这一独特环境密不可分。
“藏药浴对风湿类疾病、神经性疾病、痛风、皮肤病、妇科疾病等数十种病症有显着疗效。”卓玛说,目前《四部医典》中记载的药浴验方,都在各地藏医医疗服务机构得到应用,惠及广大患者。
“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以此为契机,中医药的活态传承必将进一步加强,更有利于激发出国内外对中医药的保护之心和重视之举,为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去奠定坚实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申遗成功,亦是保护和传承的新起点。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征途上,我们要勇担历史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认真履行中国政府的保护承诺,努力提高遗产项目的存续力,让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惠及更多民众。
给大家推荐中医珍贵疗法,《黄帝内经九针疗法》,点击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我们通过反复研读《内经》原著,挖掘祖国医学遗产,尽可能的还原《内经》九针针具、针法的本来面目,将九针加以归纳、总结、提升,是我们的原始创新成果,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再现九针神奇,深受患者欢迎,是一部较好的实用性参考书,适于针灸科、骨科、康复科、推拿科等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购书可扫码或点)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丰隆也能降血脂??!!
● 这十种中药茶饮,绝对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觉得不错请点赞!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