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毫火针2疗程治愈,随访3月未复发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疼痛为特征。与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最常受累。
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水肿,滑膜下结缔组织中有黏液性变,纤维素样变及炎性细胞浸润,有时有不典型的风湿小体。活动期过后,关节内的渗出物可被吸收,一般不引起粘连,因此并不产生关节变形等后遗症。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与内因和外因皆相关,内因是肝、脾、肾三阴本亏,外因是风寒湿热邪外袭。
临床表现
风湿热出现之前会出现不规则的发热现象,多为轻中度发热,脉搏加快,多汗,关节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首要的症状,全身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疼痛,但是以大关节受累更为常见,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典型的表现为对称性、游走性疼痛,并伴有红、肿、热的炎症表现。伴有肌肉疼痛等,通常急性炎症症状持续2~4 周消退,一个关节症状消退,另一个关节的症状又可出现,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的。关节症状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常在天气转冷或下雨前出现关节痛。急性期过后不遗留关节变形,这些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风湿热活动期以累及关节和心脏为主,因此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有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症状。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mm/h 以上;C 反应蛋白也在30mg/L(30g/mL)以上。急性期过后(1 ~ 2个月)渐渐恢复正常。80% 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O”增高,> 500U,病情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
治疗
1. 处方
主穴:阿是穴、大椎、身柱、曲池。
阿是穴:各关节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反应点。
2. 刺法
常规消毒皮肤,取2 支1 寸毫针烧红,快进快出,每穴点刺1 ~ 2 次,进针深度2~3mm。每周治疗2次,10 次为一疗程。可配合温针灸治疗。
医案一则
李某,女,45 岁,就诊时间:2015 年3 月18 日。
主诉:患者双膝疼痛2 年,加重2 天。
现病史:患者2 年前出现双膝疼痛,反复发作,阴雨天时症状加重,2 天前因受凉出现双膝疼痛,右膝疼重,局部肿胀,行走困难。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查血沉90mg/h,抗“O”> 600U,C 反应蛋白也在33mg/L。
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寒湿痹阻证)。
治法: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取穴:阿是穴、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给以毫火针配合温针灸治疗。穴位常规消毒,先取毫火针2 支,烧针后点刺阿是穴、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后在内外膝眼处进行温针灸20 分钟。第1 次治疗后自觉膝痛减轻,每天治疗1 次,10 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5 次后,患者右膝疼痛明显改善,可正常步行。两疗程治疗后,双膝关节肿胀、疼痛消除,随访3 月未复发。
按语:风湿热之邪乘虚外袭,或风寒湿痹延久化热。毫火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借火力以温通经络,开门祛邪,快速止痛。不仅可改善局部组织的外环境,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大椎、身柱、曲池以通阳、祛风、除湿,毫火针点刺各病变关节部腧穴,以祛邪止痛,并能通调经络,行气活血。
本文摘自《实用毫火针疗法》,作者:黄石玺。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实用毫火针疗法》,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是黄石玺主任医师针灸临床几十年来应用毫火针治疗疾病的总结,全书分为基础篇、治疗篇、附录三个部分。书中介绍了火针疗法概述及毫火针疗法起源、毫火针疗法的治病机制及功效、主治、毫火针疗法的操作、注意事项。
作者简介
黄石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主编出版《中医拔罐》《火针》《中医灸法》VCD光盘等著作;《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针灸推拿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副主编;《火针》编委。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颁发的“贺氏火针针法优秀传承人证书”;荣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实用毫火针疗法》,作者:黄石玺,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本书。,欢迎投稿唠嗑。
● 顽固口腔溃疡,这个方法一次见效!
● 遇见中医:舅舅和我的咽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