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医大师柴嵩岩舌诊要点之舌形、舌质(附图)

国医大师柴嵩岩舌诊要点之舌形、舌质(附图)

柴嵩岩老师一向很重视舌诊,她认为舌象的变化直观易察,较少受外界因素影响,在妇科临床中,舌诊具有重要的认证价值。在多年的临证治疗中,柴嵩岩老师善用舌诊,临床效果卓著,据柴老回忆,对于许多疑难病例的治疗获得成功就是凭借舌诊经验,通过观察舌象细微的变化而实现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实在是有总结提高的必要。
柴老辨舌的内容主要包括舌色、舌形、舌质、舌苔等几方面。柴老往往通过舌色主要辨阴阳气血之盛衰,通过舌形与舌质主要辨脏腑之虚实,通过辨舌苔与兼色主要辨肠胃虚实、气机升降与运化及邪正进退与夹杂,辨证层层深入。

舌形

舌形是指舌的形态,主要有正常舌、肥胖大舌(或带齿痕)、瘦薄小舌等。其中舌形正常往往提示了患者脏腑失调或损伤不重,即使存在虚实偏杂的情况也是病程较短,病势较轻。舌形若出现变化,常常提示脏腑的失调或损伤。
(1)舌形肥胖大:柴老认为舌形的肥胖、肥大、胖大等描述所指是基本一致的,这样的舌形在妇科辨证中以虚实夹杂为主,虚多为脾肾不足,实可见于夹湿、夹痰、夹热、夹瘀等。夹湿、夹痰多见肥淡舌,夹热、夹瘀多见肥红舌或肥黯红舌。肥舌常常会伴有齿痕,多为水湿不化之象。观其齿痕之深浅也可推理其病情轻重和病程之长短。这样的舌象在治疗原则上应以祛其邪实为先,补其不足为佐;待邪实祛则以调补为重,以利病情的好转。

肥胖舌
2)舌形瘦薄小:柴老认为舌形的瘦小、瘦薄、薄小,无论色红、色淡,均为不足之象。这种舌象多为心脾不足,或大量伤血,或房事太过伤肾,或药物兴阳太过致伤肾阴。多见瘦小红舌、瘦薄淡舌。在治疗原则上主张以补为先,但用药宜平和,不可峻补,以免操之过急,出现壅滞,适得其反。之后补调并行以期病愈。

瘦薄舌

舌质

舌质是指舌的质地,主要有正常舌、嫩舌、敛舌等。质地正常提示患者脏腑失调或损伤不重,病势较轻。
(1)嫩舌:为虚证之舌。多为气血不足,又气虚致水湿运化不利而表现出的舌象。常见嫩红舌或淡嫩舌,前者多伴热象,后者多有血虚。治疗用药的原则要注意补益气血的同时加强健脾利湿,既可使气血得旺,又不致因过补而生滞热,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嫩舌
(2)敛舌:柴老指出,在妇科疾病中很少见到坚敛苍老的实证舌象。此处的敛舌是以松裂干敛为特点,多为气血津液不足,不能上达充养舌体,使舌体出现裂纹。见到此舌象说明患者气血津液亏损较重。故若见敛舌(常与黯绛舌并见)或舌有裂纹,辨证当为气血津液大亏。除应整体认识病因、病机,还要在治疗用药上着重补充阴液,慎用或不用温燥之品,以免再伤津液阴血。

敛舌

本文摘自《柴嵩岩中医妇科舌脉应用》。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柴嵩岩中医妇科舌脉应用》,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基础与临床两方面介绍了柴嵩岩老师在临床中应用舌脉辨证诊查疾病的理论和经验。总论简述了辨舌、辨脉的基本概念,以及舌、脉象的分类要点。各论从具体病种和临床病例出发,详述了舌脉辨证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间蕴含着柴嵩岩老师浸淫临床六十余年的深厚学术经验,体现了中医传统诊断疾病方法的现实意义。本书内容精练,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不失为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阅读参考的实用读本,可供各大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临床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柴嵩岩中医妇科舌脉应用》。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国医大师柴嵩岩舌诊要点之舌色(附图)

● 瞑眩反应不简单——由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反观中医临床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