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医大师韦贵康独特的头颈部奇穴,疗效显著!

国医大师韦贵康独特的头颈部奇穴,疗效显著!

奇穴即经外奇穴,见于《医学入门》,即十二正经经穴之外的穴位。
一、韦氏奇穴特点1. 穴位呈多元特点,不是单一的阿是穴,可表现为以下症状。(1)疼痛、麻木、肿胀。(2)发白、发紫。(3)皮肤冷热感,无汗或多汗。(4)肌紧张或痉挛,或皮下有结节。(5)局部松弛或乏力。(6)局部组织解剖轻度位移。2. 穴位可在经外,也可在经上。3. 适宜指法操作,不适宜针灸、小针刀方法操作。
二、韦氏奇穴操作要点这个大家可以看下以前的文章,写得很清楚了,就不重复发了,链接如下。请戳右侧 骨伤科国医大师的独特理筋手法,有图易懂!

三、韦氏头颈部奇穴

【内眶上】
定位:眉棱骨中点内侧1cm。
作用:清头明目、解烦。
主治:前额痛,心烦,易怒,失眠。
方法:患者端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后侧,食指尖向头部方向稍稍用力点按,手法以患者自感微痛又舒适为度。

【孔上】
定位:枕骨大孔上缘。
作用:镇静安神,调理气血。
主治:后头痛,顽固性失眠,不明原因低热,口干,肠胃功能紊乱。
方法:患者端坐位,医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指尖于孔上穴向头部方向推按,手法以患者自感微痛又舒适为度。

【耳后】
定位:耳后2cm 凹处上方1cm。
作用:散瘀,清头,止痛。
主治:头痛,眼蒙,耳鸣,耳聋,咽部异物感。
方法:患者端坐位,医者一手扶持患者头部,另一手拇指根据症状的方向点按,手法以患者“得气”、舒适为度。

【颈前】
定位:胸锁乳突肌下1/3 前2cm。
作用:调理气血,疏经通络。
主治:颈部酸胀痛,心慌心跳,心律失常,血压异常。
方法:患者端坐位。以右侧为例,医者右手扶持患者头部,使头右偏30,左手拇指指腹于穴位上轻轻向斜下按压,手法以患者胸口“得气”、舒适为度。注意不可暴力操作。

【颌下】
定位:下颌骨中点下后2cm 处。
作用:通络生津,止渴散瘀。
主治:头胀头晕,口渴口干,咽干鼻燥,失眠多梦。
手法:患者端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一手扶头部,一手食指置于穴位点揉按2~3 秒放松,反复操作3~5 遍,以局部微热舒适为度。

【颈侧】
定位:下颌角后下3cm。
作用:疏经通络,清头宽中。
主治:头晕目赤,胸闷,耳鸣眼花,血压异常。
方法:患者端坐位,医者拇指指腹于穴位处揉按,从轻到重,方向或斜向上、或斜向下,以患者舒适为度。

【颈根】
定位:颈根部外侧3cm 凹陷处内端。
作用:松筋,解痉。
主治:颈肩疼痛、活动受限,上胸部紧缩感。
方法:患者端坐位,以右侧为例,医者左手将患者头部轻轻压向左侧30,右上肢肘尖置于穴上,向肩部呈90角,由轻到重点按,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锁骨上】
定位:锁骨中点上1~2cm。
作用:舒筋通络,行瘀止痛。
主治:上肢麻痛、发凉、肌痉挛。
方法:患者端坐位,医者站于其后,食指或中指指端于穴位上轻轻弹拨,可有窜麻感传至上肢。注意手法不可过重。

今日份的知识,请收好!

本文内容摘自《韦贵康行医笔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韦贵康行医笔录》,点击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国医大师师韦贵康教授从医50余年临证经验之精华,点透骨伤手法之要妙,涵盖中医骨伤大师学医之路、脊柱与四肢病损的诊治病案、手法要点及图谱等,可谓骨伤科、推拿科、疼痛科等临床相关医士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韦贵康先生,国医大师,1938年10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随即分配到广西中医学院(2012年改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曾先后仼广西中医学院笫二附属医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工作期间先后到天津、北京、上海进修达2年之久。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

编辑推荐

★传承中医骨伤名师学术,对于中医骨伤事业发展大有裨益。本书为国医大师韦贵康先生力作,书中记录了其学医成才之路,临证体悟得失,临证实用手法,以及诊治多种常见骨伤科疾病的案例,全景、真实地再现了一代国医大师的临证精华,值得读者收藏与阅读参考。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韦贵康行医笔录》,作者:韦贵康,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脊柱疾病“六不通”,保健按摩八套路(骨伤科国医大师韦贵康行医经验)

● 脊柱慢性病损可能造成这些问题,看看你有没有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