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黄连汤治失眠、便溏医案一则

黄连汤治失眠、便溏医案一则

医生简介:王新志,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优秀专家、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首批名中医。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国家脑病重点专、学科学术带头人。1996 年先后跟师于我国著名老中医王永炎院士、刘渡舟、焦树德、印会河教授,临诊学习,受益匪浅。临床上汲取众家之见、诸家之长,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为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医案一则

曹某,男,54岁。2018年4月9日初诊。

主诉:失眠、大便不成形10月余。

现病史:失眠、入睡困难,易醒,梦多,晨起乏力,纳差,口干苦,自觉胸中烦热,易紧张、发怒,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厚,脉滑。

中医诊断:不寐(寒热错杂证)。

处方:黄连汤加减。黄连12g,姜半夏12g,甘草10g,党参10g,干姜6g,桂枝6g,制远志20g,茯神20g,龙齿20g(先煎),灵芝20g,柴胡12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二诊(2018年4月22日):患者睡眠较前好转,大便已成形,但较细,乏力已有好转。黄连减为10g,加炒白术20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1个月后随访,诸症消失,告病愈。

按语

《伤寒论》173条载:“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原方中用黄连以清胸中之热;干姜温脾胃之寒;桂枝宣通上下之阳气;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安中,使之有利于斡旋上下,调理寒热阴阳;同时加化痰安神、疏肝解郁之品,以改善失眠、烦躁症状。

从临床应用经验来看,黄连汤适用人群必定消瘦。若有不寐者可用肉桂;黄连、肉桂之比例可随症调整。同时,还应注意伤寒论中服法为“昼三夜二”。本方微妙之处在于通过桂枝疏调气机,使全方达清上温下之作用。

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和黄连汤均为治疗寒热错杂证如“上热、中痞、下寒”的消痞良方,临证需注意鉴别。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的组方仅相差一味药,但方证差异较大。前者有黄芩而无桂枝,其方证多内有伏热,见唇舌红、心下痞;后者有桂枝无黄芩,其方证多有阳郁冲逆证;而甘草泻心汤多用于治疗消化道黏膜溃疡。

本文摘自《王新志学术思想与经验辑要》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王新志学术思想与经验辑要》,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王新志教授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医论医话、医案精选、传承与科学研究成果方面详细梳理、介绍王新志教授学术成就,内容详尽、实用。适合广大中医药临床从业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新志,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优秀专家、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首批名中医。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国家脑病重点专、学科学术带头人。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已为国家招生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80余名,主编、独著《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等专著11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编辑推荐

本书概括了王新志教授从医40余年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通过大量临床鲜活的病案,系统总结了王新志教授治疗脑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其著以经典理论结合个人临床经验,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所录医案处方轻灵,配伍严谨;兼顾当前国内外与脑病相关的中西医研究新进展、新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王新志教授数十载学术思想精华的集中反映。此书以突出临床指导性、实用性为特色,对于宣扬和传承中医药学术理论、提高脑病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王新志学术思想与经验辑要》,作者:王新志。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大剂量参附汤治疗阳虚脱证危候医案一则

● 三说附子,经方实战派告诉你如何减毒增效!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