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管用!治颈椎病,这种方法您不妨试试
庄礼兴,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针灸系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靳三针疗法工作室负责人。长期从事针灸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从医二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各种痛证,尤其对如慢性疲劳综合征、颈椎病、腰椎病、癫痫、帕金森病、中风后遗症及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有较深的造诣,疗效显著。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主要分型有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等。根据分型不同,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由于颈椎病症状和分型较为复杂,容易混淆,所以庄礼兴教授在临床中强调颈椎病的诊断一定要综合各项辅助检查和体征,仔细辨别,不可轻易根据经验进行诊断。比如当患者出现颈痛、手麻、眩晕等类似颈椎病的症状时,医者还应注意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相应体征予以诊断,避免误诊。
颈椎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随其他病变,出现较为复杂的症状。比如更年期的女性常出现失眠、头晕、情绪不佳等焦虑症状,此时虽颈椎检查提示有轻微影像学改变,但是更年期会导致症状复杂化,在治疗中对此类复杂情况应该注意辨别,注重中医“治病求本”的治病思想,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庄礼兴针药合用治疗颈椎病医案1则
患者庄某,男,61岁,因“反复颈痛10余天,加重2天”于2017年6月19日入院。
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颈部酸痛,头低位时痛甚,活动受限,伴有晨起僵硬感,肩背部、上臂酸痛不适,左侧为甚,恶风寒。舌淡暗,苔白,脉浮弦。
查体: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体位改变无头晕,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活动受限,颈椎间隙及棘突旁压痛(+),双侧臂丛牵拉试验(-),叩顶试验(-),转颈试验(-),四肢运动系统及感觉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2017年6月19日颈椎MRI提示:颈椎退行性变,C3~C4、C5~C6椎间盘中央型突出,C4~C5椎间盘右后型突出,椎管狭窄。
中医诊断:项痹病,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颈椎病(颈型)。
治疗经过:患者至门诊就诊后每日予针灸处方,百会、风池(双)、颈三针、颈肩(双)、后溪左,毫针常规针刺,百会、风池针刺后各悬灸10分钟,颈三针、颈肩穴行平补平泻法,后溪穴行捻转泻法,留针25分钟,隔日1次,1周3次,治疗时间共2个月,此期间根据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加减配穴。
中药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具体方药:桂枝10g,白芍30g,葛根30g,生姜6g,黑枣15g,老桑枝30g,薏苡仁30g,甘草6g,鸡血藤30g。7剂为1个疗程,日1剂,水煎至250mL,早晚温服。
嘱患者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外伤。
原方服用2周,复诊时诉上述症状均明显缓解,原方去老桑枝,加当归、白术制成丸剂坚持服用3个月,日1次,饭后服用。3个月后复诊,患者诉颈肩背、上臂疼痛等症状消失,颈部活动度恢复正常。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下图为患者治疗前后对照MR图像(a为治疗前,b为治疗后)。
按:庄礼兴教授认为此病乃颈部劳损之时,又外感风寒湿邪,邪侵袭太阳,致经气不利、督脉阳气受损,邪气滞留筋脉、肌肉、关节,则气血不畅、营卫不和、经脉痹阻而成病。
根据《伤寒论太阳病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该患者所患颈部酸痛、肩背痛伴活动受限符合“项背强几几”的特征,乃风寒痹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身痛(左肩、上臂)、恶风、脉浮弦是太阳中风证的主症。
故庄教授认为治疗当针药并用,直达病灶。针灸百会、风池引阳和阴、和络祛风,配合颈三针、颈肩穴局部取穴和后溪远端取穴,共奏宣痹通络、解痉止痛之效。
方药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方中重用芍药,与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可使拘挛的项背经脉舒展通畅;薏苡仁祛湿;老桑枝、鸡血藤行气活血通络。全方达到调和营卫、行气活血、散寒除痹的功效。
庄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的大量实践中总结发现,运用针灸结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各种常见类型的颈椎病,在减缓疾病的进展及改善症状方面,特别是对于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在远期疗效上更显著。颈肩穴亦属于庄教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用穴,当颈肩交界处,此穴连接督脉及少阳经,可达到疏通经络、舒筋解痉之效。
庄教授认为,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内外同治可提高及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临床推广使用。
本文节选自《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庄礼兴教授的针灸特色学术经验,包括庄礼兴教授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出来的调神针法学术观点,包括其渊源、内容、操作方法以及对临证应用变通加以论述;其次,传承和发展靳三针疗法流派,将岭南灸法、火针、挑针等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总结,是对岭南针灸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部分主要为庄礼兴教授临床用药经验,包括善用“药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凝练用药特色,图文并茂,层层剖析。
第三部分为临证经验,精选近年来庄礼兴教授及学生总结的学术经验,选择治疗方法可行、临床疗效确切的部分内容加以分析讨论,或进行验证,或加以发挥。
第四部分是医案赏析,收录临证过程中的诊疗验案和跟师笔记,择其精华进行整理,并加上按语,使之容易理解掌握,读之如名师亲炙。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庄礼兴主编。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新书资讯 | 《庄礼兴针灸特色学术经验》
● 当冬奥邂逅中医药……
点,一键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