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建党百年中医药成就展(四)——糖尿病的中国方案

建党百年中医药成就展(四)——糖尿病的中国方案

《健康脊梁》一书,作为《中国科技之路》套书中医药分卷,系统梳理了建党以来中医药的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这百年建党以来中医药取得的成就。

☞ 建党百年,中医药发生的那些大事,今日起连载!
☞ 建党百年中医药成就展(二)——糖尿病的中国方案
☞建党百年中医药成就展(三)——糖尿病的中国方案

这期我们继续聚焦糖尿病,看中医如何逐步完善其治疗方案。

中医药人只有讲好自己的故事,才能获得更多人的信任与支持。从今日起,本将根据本书内容不定时进行连载,和大家一起回味这百年来,中医药发生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大事。

糖尿病的中国方案(下)

糖尿病是现今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传统中医疗法在改善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及防治并发症方面有明显效果,但是最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关心的血糖问题却难以靠单纯吃中药降下来或者见效较慢,这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难题。

当代中医人更在继承发扬基础上传承创新,不断攻克难题,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来自古老中医学的智慧正在指导构建逐步完善的糖尿病治疗的中国方案。

中医擅长从宏观、整体层面把握疾病的本质。从数千年中医选方遣药的发展规律来看,中医呈现出从宏观辨证到微观辨证发展的趋势;而中医药的现代研究从单一唯成分论逐渐发展至与宏观辨证的结合。可见在当今医学背景下,精准是当代中西医学在新历史环境下发展的共同目标。
面对医学发展提出的新问题,辨治模式也应该随之发展。中医宏观的“态”“证”与微观的“标”“靶”在临床中如何连接,成为现代中医辨治模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当代中医在迈向精准化的过程中,仝小林院士提出必须尊重中医的原创思维,又要极大限度地利用西医药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旨在沟通宏观与微观辨治桥梁的中医临床辨治新模式———态靶辨治。
“态靶结合”辨证组方思想,是中医传统辨证思维与西医学科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旨在提升中医精准化的一种临床处方策略。这种处方思想的基石是中医“调态”理念,即从宏观入手,针对疾病的寒热、阴阳失衡之态,利用药物的偏性进行调节,促进人体阴阳自和,疾病向愈。
仝小林院士提出的这种“调态”理念一方面延续和继承了中医传统辨证论治的精髓,但同时,在针对西医学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治疗中,通过充分借助西医学对疾病全程的生理、病理认识,按照中医思维,审视疾病全过程,厘清疾病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归纳核心病机进行论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态靶结合”理论中的调态理念并非简单的、割裂的辨证论治,而是动态的、连续的,以疾病全程为对象的辨证理念。“态靶结合”思想另一层面的含义是强调临床“打靶”,即提高临床治疗的靶向性和精准性。临床治疗的靶向性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靶向疾病本身,靶向典型症状,靶向临床理化指标。
中医宏观调态是优势,但是微观打靶相对薄弱,而这种情况与过去中医所处的整体自然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落后不无关系。而当下的中医,处于科技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中医人从来不是保守者,利用现代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提高中医处方用药的精准性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基于此,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结合”处方思想,就是试图将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的策略。已经被现代药理证实的中药理化功效,必须与中医辨证理论结合起来才是实现现代药理临床回归的有效路径。仝小林院士在临床中将这种宏观调态与微观打靶相结合的处方思路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辨证,疗效甚佳。

例如降糖中药黄连目前被很多医家广泛熟知并应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糖尿病的“脾瘅”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黄连的药理学作用切合了这样的糖尿病理论病机。所以中药药理的应用不仅仅是需要药理学的发展,也需要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药理药效在病机的联系下才能更好地携手。中医对现代疾病认识的理论突破是现代药理与传统药学对接的基础。

此外,当现代药理与传统药学的功效有差异时,如现代药理与传统药学的功效对不上,甚至作用相反时,临床应用可采取反佐的方式,牵制药物的偏性,以为医者所用。如黄连中的小檗碱能够降糖,而饮片黄连应用时需要结合辨证考虑,即黄连主要针对胃肠湿热患者更有效;若临床患者脾胃较弱时则需要适当配伍生姜或者干姜,以制约其苦寒伤胃的弊端。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仝小林院士总结出指标药应用的一些原则:态靶一致为首选,平性药物不受限;倘若药态两相背,适当反佐以求安。仝小林院士通过长期临床研究与大胆实践,突破传统,构建了以“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糖络并治”为框架的糖尿病中医诊疗新体系,提出中医“糖络病”理念,创新应用传统经方治疗糖尿病各阶段,填补了早中期糖尿病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空白,破解了中医不能降糖的历史难题。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中国科技之路(中医药卷)——健康脊梁》,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是建党百年献礼之作。第一篇,从传承、创新、传播三个方面梳理了自《黄帝内经》问世至今不同时代中医人在护佑人类健康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二篇,从七大方面展示了中医药理论研究、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等方面科技创新的成果亮点。这些代表性成果是专家们通过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后最终确定的,既包含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又包含百姓关注度高、科研难度大的热点话题,为了更好地普及中医药科技知识,除对重大科技成果与亮点的介绍外,还适当增加了中医药养生保健方面常识性知识的介绍,供读者参考。第三篇,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领会党中央对于中医药发展的整体部署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精神,展望未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院士来讲“中医故事”,图片+视频+AR,齐活了!

● 新书资讯 | 健康脊梁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