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老师,中医是个宝,我想要学好

老师,中医是个宝,我想要学好“老师,我鼻子不通气拔罐可以治吗?”“老师,我奶奶经常脖子疼,可以给她刮痧吗?”
“老师老师……”

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时不时被同学们的发言打断,这一幕出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扶贫县——山西省五寨县第四小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课堂上。2018年12月28日,国家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中国中医药报》社通联发行部主任王敬在这里为孩子们讲授中医药文化知识,演示刮痧、拔罐等中医技术,并向孩子们赠送了中医药文化科普书籍,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

“同学们看看我手里拿的这个是什么?”课上,王敬拿出一块刮痧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老师,你手里拿的像虎牙,是木头做的吗,有什么用呢?”一位同学举手提问。

“这是用水牛角做的刮痧板,专门用来刮痧的。刮痧不仅可以治病,还有预防保健的作用。”王敬说。

为了让大家“眼见为实”,王敬邀请一位基层中医大夫当模特,现场演示刮痧操作。王敬在模特颈部涂上红花油,右手紧握刮痧板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均匀柔和。“这是感冒刮痧疗法,对应的穴位是风池等穴,每次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还要喝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避免着凉。”王敬一边操作一边说,孩子们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最令大家兴奋的是之后的拔罐体验环节。孩子们纷纷围到老师身边,争当体验者。

“老师,这个罐子,我认识,但和我家的不太一样。”10岁的秦悦从讲台盒子中拿起一个气罐递给王敬。“拔罐可以用火罐也可以用气罐,这个是气罐,通过抽吸的方式来进行吸附……”王敬接过气罐,给孩子们示范使用方法。

“老师,中医是个宝,我想要学好。”11岁的赵彤挤到最前面,拉着王敬的手说道。原来,赵彤以前经常胃痛,没少打针输液,后来在五寨县中医院治疗,大夫通过针灸和刮痧很快就帮她缓解了病痛。从那以后,中医这个“宝贝”就留在赵彤的心里。

“现在,五寨县的百姓越来越信任中医了,以后孩子们也会越来越喜欢中医的。”五寨县挂职副县长董云龙表示,中医药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中医文化进校园能够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文化,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进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推进中医药文化走进五寨校园,有助于提升五寨青少年儿童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自1994年8月确定帮扶关系后,24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产业、教育、技术、资金等各方面,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地支持五寨县,走出了中医药强县、富县的“五寨模式”。

中医适宜技术效果显著,实用性强,值得推广给基层医院使用,这里小编想推荐一本适合基层医师使用的书——《杏林绝活—中医药特色疗法操作规范(一)》。

本书为广东省中医院10年来“杏林寻宝”工作引进与传承的40种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汇编,涵盖了针、砭、灸、药、导引、按摩以及诊法等多个技术门类。

该书充分体现我国传统中医学在多个领域内的独特技术内涵,内容丰富多彩、真实可靠,入选技术兼顾了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这些特色技术经过了临床实践的验证,编写单位有关同仁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结和提升,具有较为可观的推广价值。为了便于传播,本书采用了相对统一的编写体例,适配相应的视频内容,适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读者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杏林绝活——中医药特色疗法操作规范》(一)

购书请扫码或者点“”

扫码可购书中医出版出品干货、干货、都是干货!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选自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月7日第1版,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记者:葛伟韬。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中国中医药报。,欢迎投稿唠嗑。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