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他们为什么要出这些同行都不愿意做、销量不看好的中医书

他们为什么要出这些同行都不愿意做、销量不看好的中医书

作为一名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学习是一辈子的事,都要经常查阅资料。但在汗牛充栋的中医著作面前,一般读者在查阅中往往有诸多不便,网络搜索出的资料往往有漏字、错字等现象(学习还是要认真负责,戒掉百度的习惯),甚或望而却步。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新华老师的团队就这样经过10余年,写出了一套三本共300多万的巨作,分别是《中医历代医案》《中医历代医话》《中医历代医论选》。

这件事很重要,就是想为中医做点什么

医案,也称“病案”“脉案”“诊籍”。它是中医诊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是观察疗效的记录形式,也是积累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的一种文体。

医话,是中医著述的一种体裁,类似随笔小品,其篇幅大多短小,多无周定的体例和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有感而发,夹叙夹议,形式灵活,内容广泛。
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作者对基础理论的升华、独特的学术见解、读书札记、医人医书评价、临证心得、治验纪实、见闻掌故等。

医论,是历代中医个人学术见解的专述,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各个领域。这些内容,对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均有指导意义。

整理这些资料的困难,作者只字未提,却能从前言窥得一斑

在《中医历代医案》的前言中,作者说:“历时十年余,本书查阅了历代中医两千多种主要著作的基础上,从其中的300多种,包括医案专著、各科和综合性医籍中,筛选了医案2116例,其中内科893例、妇产科243例、儿科277例、外科423例、五官科280例,经分类、标点、注释而编成。”

(点击小程序,就能购书)

在《中医历代医话选》的前言中,作者说:“历时五年余,查阅了两千多种中医药书籍,从其中四百多种主要书籍中,选录医话两千五百余则。”

(点击小程序,就能购书)

在《中医历代医论选》的前言中,作者说:“查阅一千多种中医药书籍,从其中两百多种主要书籍中,选录医论八百一十四篇。”

(点击小程序,就能购书)

这套书很干,是因为都是“干货”

本书所选病案,一般要求理、法、方、药齐全,病情较为复杂,疗效显著,能反映各科特点,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教学和科研具有参考价值者。每一病证中各案的次序,有的是根据病机演变情况,先轻后重、先实后虚;有的是根据证候情况,先单纯、后兼夹;有的是根据治疗情况,先常法、后变法。

本书所选的医论有的是在中医理论上提出独特见解的,有的是对于中医临床有重要意义的,有的是中医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有的对一些有争议的学术论点,也都一一收录。简直是宝藏图书库!

而医话分为基础理论和学术论辩和临证心得与治验记实上下两篇,包括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法、辩证辨病、治则治法 、药物方剂、养生康复、医家医术九章;下篇为临证心得与治验纪实,包括内科、儿科、妇产科、外壳、 五官科五章。所选内容,皆为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研 究的精辟论说,或陈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独特见解, 以及临证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结晶。

这是一本书,却没有作者的介绍

这套书翻开扉页后,就是作者王新华所写的前言,然后是目录、正文,唯独没有作者介绍,相比其他书洋洋洒洒好几页的作者介绍,有的恨不得要把芝麻点的荣誉都要写上,显得异常朴素、低调。

相比中医其他市场畅销书,这套书也有自己的忠粉

选自当当部分评论

可惜的是,由于销量不尽人意,出版社将剩余库存七五折售出,这些库存很可能是绝版,众所周知,某宝上销售的书籍也不能保证是正品(小编发现,这套书的封皮很抗造啊,撒上水不到一分钟就干了,并且一点痕迹都没留)。

在这个浮躁的信息爆炸时代,‍‍中医人更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

‍‍越阅读,越清醒中医出版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片 。,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对于抗生素都无效的病,这个方子却有特效!

能将叶天士所写医案注解得这么全面,真的是难得!!!

点,进入中医书院商城打折区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