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为什么医院里的专家看病这么快?

为什么医院里的专家看病这么快?

:现在不仅百姓看病需求大,大夫的医疗压力也大,有些专家往往不得不给患者加号,一上午就要看五六十位,那么这些专家是如何做到快速诊疗的?他们难道都在偷工减料只求速度吗?这就跟张老师提出的一个话题有关,关于中医临证的几个阶段,让我们听听他的观点。
张老师认为,就中医临床而言,有四个阶段:

一曰:按图索骥阶段。
即初到临床,怎么看病处方?根据病人病情,套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看符合哪个证型就用哪个方子。属于套方的新手上路阶段

二曰:模仿阶段。
临床一段时间,按图索骥开方不灵了,怎么办?看书尤其是看医案或者进修学习,遇到一位临床明医,跟随研习日久,之后按这个明医的套路进行开方。

三曰:辨证论治阶段。
随着临床日久,明医的经验也显得局限,怎么办?继续研究、深入思考,可根据病人个体差异、病证开方。这就是辨证论治阶段。

四曰:病方阶段。
临证日多,经验累积,对一个病有了整体的、准确的认识,即基本病理清楚、基本治则明确、基本处方确立。这时只是根据男女、老幼、新久、胖瘦等差异,对处方稍事加减即可。

到了第四个阶段的中医大夫,在临床中便显得游刃有余,在我们看来就是看病速度快,开处方用时短了。

……以下是正经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中医临证践行录》,点击可直接购买

作者介绍

张丰强,网名普门子、愿为良医、大医精诚,出生于中医世家,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1999年晋升副主任中医师,深造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刘渡舟、王绵之、赵绍琴、关幼波、印会河、施汉章、李曰庆等教授,颇得真传。

内容介绍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来阐释深奥的、难懂的中医理论,尽量 “自说自话”,避免引经据典、以经注经,为使后学少走弯路、同仁有所启示、爱好中医者有所增益,以造福更多病人。书中记录作者熟悉的、有心得的、有认识的理论和经验,写下作者真实的中医思想和认识,如实记述自己3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心得。

(扫码购书,限时折扣)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医临证践行录》。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抽烟的人,舌头太可怕了……

●失眠五年求治,一个调胃方拿下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