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我听说了,你脚后跟疼,这是病,得治

我听说了,你脚后跟疼,这是病,得治

九针各有不同的形状、锋锐度、长度、功能,可以治疗不同的病证,并且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对于治疗跟痛症,有显著优势。”

(一)概述

跟痛症是足跟疼痛,早晨起床下地痛不可挡,行走一段时间症状减轻为主的病证。

(二)病因病机

本病内因为年老体衰,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外因为风寒湿邪侵淫,以及外伤、劳损等,分述如下:

1. 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机体强健,肝主藏血,主筋束骨利关节,肝血充足则筋脉强劲。若年老肾精亏虚,肝血不足,或久病及肾,肾精不足,则筋骨失养,不荣则痛。

2. 慢性劳损,气滞血瘀

走路过多、站立时间过长,承受超强度的外力劳损,可引起受力最集中的跟部发生微量多次出血,严重的导致筋损骨伤,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形成瘀血凝滞,致使足跟疼痛。

3. 外感风寒,气血凝滞

感受风寒、久居潮湿之地、冒雨涉水等,外邪乘隙侵犯肌表经络,客于足跟,导致足跟部气血运行阻滞,经脉痹阻,筋骨失养,渐成骨痹。

(三)诊断

1. 症状

足跟疼痛,疼痛轻重不一,严重者无法行走,多数早晨起床下地痛甚,行走一段时间症状减轻,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如走路或下楼梯时,足部着地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

2. 体征

足跟中央稍内下压痛,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

3. 辅助检查

X线侧位片跟骨增生或正常。

(四)治疗

九针疗法治疗跟痛症有一定疗效,多能治愈。

1. 镵针

(1)镵针毛刺法:多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腰骶部、下肢后侧经脉,用镵针行毛刺法,每隔 20~30mm 选一针刺点,以不出血为度, 1日1次,1周为1个疗程。

(2)镵针半刺法:病程较长、顽固性跟骨痛于腰背部、骶部等寻找反应点,褐色、红色反应点处行半刺法,以挑出白色纤维状物为度,1周1次。

2. 圆针

腰背部、骶部、下肢后侧等有压痛的肌肉间锋针开皮后,圆针行分刺法、浮刺法,调节分肉,1周1次。

3. 锋针

(1)刺络:腰部、臀部、下肢压痛处锋针刺血,行赞刺法或豹纹刺法,加拔火罐,3日1次。

(2)刺骨:病程较长、较为顽固者尤其夜间症状加重的患者,可以在跟骨内外侧避开神经、血管处用锋针加压针刺,刺到骨膜下,疏通骨气,1周1次,一般1次即可有明显疗效。

4. 铍针

跟骨痛点即阿是穴处避开神经、血管处用铍针加压针刺,刺到骨膜下,疏通骨气,1周1次,一般1次即可有明显疗效。

5. 圆利针

腰臀部、下肢后侧、跟部等压痛部位用圆利针行关刺、合谷刺针法,调节筋及肌肉,1周1次。

6. 毫针

多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腧穴,如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小腿压痛点等,留针30分钟, 1日1次,1周为1个疗程。

本文选自《黄帝内经九针疗法》

内容介绍本书介绍了九针的概念、作用、刺法、针刺结构、治疗原则、疗效标准、治疗病证、注意事项等,从概述、作用、针刺结构、主治、刺法等方面论述了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针针具、针刺疗法,并从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对55种病证给予介绍。 本书是我们通过反复研读《内经》原著,挖掘祖国医学遗产,尽可能的还原《内经》九针针具、针法的本来面目,将九针加以归纳、总结、提升,是我们的原始创新成果,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再现九针神奇,深受患者欢迎,是一部较好的实用性参考书,适于针灸科、骨科、康复科、推拿科等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介绍李平华,男,汉族,1963年9月生,山东巨野县人,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山东省政协委员。先后担任巨野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巨野县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从事针灸治疗、研究30余年,医技精湛,运用针灸、内经九针、小针刀、浮针、头针、火针等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疗效显著,为小周天疗法、五体针刺疗法的发明人,编撰出版了《针灸腧穴疗法》、《归经中药学》、《小周天微铍针疗法》、《内经针法—五体针刺疗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症的非手术疗法》、《面瘫》、《保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症》、《基层医疗实践》等专著,其中《肩周炎》5次再版,1995年第1版肩周炎的分期,已作为全国肩周炎的诊断标准,《颈椎病》3次再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疗法》、《膝关节骨质增生症的非手术疗法》2次再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92年至93年作为中医专家赴俄罗斯坐诊。荣获山东省政府二等功、菏泽地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购书可扫码或点)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黄帝内经九针疗法》,作者:李平华 孟祥俊。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不是放血没用,是你理解错了,也做错了!!

● 这本疏注书一句废话没有,却包含两代中医的心血!!

觉得不错请点赞!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