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相火——提供生命能量的“火”

相火——提供生命能量的“火”

:“相火”二字,最早源于《黄帝内经》。杨震老先生从医 60 年,将应用“相火气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体会学习分享如下。

相火的概念

相火是指为人体提供生命能量的“火”,是中医学对生命能量的古代称谓。

相火在人体运行时是一种“气”态物质,中医称为精微物质、真元之气,它包含了血液、津、水、气、精微物质、各种营养素、激素、生殖素、免疫素、电解质等生命要素。它能透过人体“玄府”——管、道、孔、窍、隙、缝、肌腠、毛孔等运行全身(故玄府也称“气门”)。

相火的分类

相火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相火为生命之火,即少火,应包括君火、相火两部分;狭义相火为在“位”之相火,其可分为正常和反常两大类。相火之“常”谓少火,其本质是人体的元阳,即真元之气,是人体内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精气、神气的总称。

所以少火(即君火和相火)是人体真元之气(包括原气、元气),是以先天精气为基础,赖后天精气为充养,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其根于下命门之精气,上命门元神之气,贮藏于心、肝和肾之中。

壮火——相火之“变”,即反常的相火。历代医家对反常相火认识不一(见4反常相火的认识)

相火在人体的运动

01相火的运行道路

即为“相火之气机运行通道”,人体内血脉、经络、管道、三焦、脏腑、肌腠、毛窍等均为相火运行道路。相火在人体运行通畅,曰气机通畅;不通畅,曰气机不畅。其中相火失常的“壮火”均为相火气机不畅所致。

02相火与命门的关系

《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曰:“命门为相火之原……主三焦元气。”又云:“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这说明命门和相火关系十分密切。

①命门在人体的部位有三个,分别在身体上、中、下三个部位。上部是脑命门:《内经》指命门为目。《灵枢根结》《灵枢卫气》两篇曰:“命门者,目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王冰注《素问阴阳离合论》时曰:“命门者,藏精光照之所,则两目也。”张景岳《类经附翼三焦包络命门辨》曰:“睛明所夹之处,是为脑心,乃至命之处,故曰命门。”

中部是膻中命门(包络命门):膻中在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中点。经属任脉,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精、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任脉之会。五经经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膻中穴是心包募穴,是心包经气血聚集之处;是气会之穴,即宗气聚会之处,故此穴对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如哮喘、咳嗽、心悸、心痛等病证有很好的疗效。
下部是肾命门:《难经三十六难》曰:“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三十九难》曰:“其气与肾通。”后世医家孙一奎有“肾间动气”说,虞抟有“两肾俱称命门”说,赵献可有“肾间命门”说

②命门的作用

③命门的功能
贮藏和释放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如元气(即元阴元阳)、精气(即生殖之精、元神之精)、宗气(是推动心肺运动而有节律的原动力)、卫气(是防御、固摄之气,有温煦功能,为动能)、中气(即胃气,水谷精微之气)等。

03正常相火的运行道路

首先是君火通过心包络之火(心火、神火)下潜,点燃下命门之火(即心肾相交),下命门之火(命火)点燃肝肾中所寄存的相火。

①其中肝中相火提供给(龙虎回环)

②其中肾内相火提供给(心 / 脑肾相交):命火点燃肾中相火后(相火燃烧肾水),形成元气和精气,一部分贮存于肾和命门,构成相火之源;另一部分再分三路循行:

以上通过相火的龙虎回环和心 / 脑肾相交就形成了真气(血中精华和水谷精微的阳气,即相火)。

真气是以先天精气为基础,赖后天精气为充养,其根于下命门之精气、上命门元神之气,贮藏于心、肝和肾之中。

人体命门有三处,分别为上命门(脑命门或神识命门)、中命门(膻中命门)、下命门(丹田命门)。

真气乃“真元之气”,能运行全身,这种精微物质的化生,在上命门包括神气、元神,中命门包括卫气、营气、谷气、宗气、清气,下命门包括元气、精气。”

本文摘自《杨震相火气机学说研习实践录——学术求索集》

……以下是正经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杨震相火气机学说研习实践录——学术求索集》,点击可直接购买

内容简介本丛书是作者从医60年学习、研究、探讨、实践的总结,是多年教学讲稿的整理汇总,是应用“相火气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体会,是一套临床较实用,值得推荐给后学者探讨的中医药书籍。丛书分为《学术求索集》《临证经验集》《医案医话集》《方药新知集》四部。

《学术求索集》阐述了“相火气机学说”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论认识及中医临床诊治和辨证方法的教学解析,介绍了作者辨治肝病的学术理论和经验。

(扫码购书,限时折扣)

END

版权声明
本文参考资料:《杨震相火气机学说研习实践录——学术求索集》,杨震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这种病,西医治过的,都跑来看中医……

● 中医书这么多,读习有何技巧?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