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分辨证到底“辨”什么,这几个点你知道吗?
“营”为气血之枢纽,介于气分证和血分证之间,此际若能辨证准确,施治及时有力,犹可透热转气,转危为安。王灿晖认为辨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证候的早期特点
温病过程中的营分证,在辨证上如能及早发现,治疗上及时有力,其预后是可以大大改观的。营分证早期发现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能反映营分证内在病机变化的临床症征。
王灿晖认为:温病由气入营过程中,其早期的营分见症,多以神志和舌象变化为主,如烦躁不宁、间有谵语、舌质红绛等,这是早期辨识营分证的根据所在,临床如在辨析气分证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症象,则提示气分邪热已渐入营。
2
重视神志变化的辨察
邪热扰心是营分证的病机特点之一,故神志的异常变化相应地是营分证的主要表现之一,但其轻重程度则有很大差异,这主要与邪热的轻重浅深有关。
王灿晖认为:邪初入营,邪势尚不太甚,多表现为心烦不宁、夜甚无寐;一旦营热炽盛,心神被扰程度加剧,则神志见症亦相应增重,而出现躁扰不安、时有谵语之象;若在此基础上而有昏迷倾向,则提示营分之热有内闭心包之势,为邪热较重,病势深入的表现。
重视神志变化具体表现的辨察,对于判断营分证的轻重转归意义十分重大,其中特别是对于轻证重证的辨察尤为关键。早期出现的神志变化虽然程度较轻,但及早辨识可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营热炽盛有内闭心包之势者,则神志变化较重,多表现为昏迷倾向,临床及早辨识这种热闭心包的征象是治疗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邪热进一步内陷闭窍的重要前提。
3
辨别证候兼夹
邪热入营,或因前期病变未解、或因体质差异、或因宿疾参与等原因,常使营分证出现各种兼挟之证。
王灿晖认为由于此时在舌象上有较为客观的反映,故可作为辨析的重要依据之一。营分证的典型舌象是红绛无苔或绛而干燥,若绛而兼有黄苔或黄白之苔,即为气分或卫分之邪热未解的“气营同病”或“卫营同病”之证;若舌绛上有粘腻苔垢,为兼有痰浊;若舌绛上罩有黏腻,但又似苔非苔者,则系中挟秽浊之气;若舌紫而暗、扪之湿,则又为兼有瘀血之征。所有这些,在治疗上都与单纯的营分证有所不同,必须引起重视。
以上内容选自《王灿晖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荟萃》。
本书共分医事传略、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选四部分。其中医事传略主要介绍王灿晖的学医经历和主要学术成就;学术思想重点介绍王灿晖在温病学和辨证学方面的学术认识;临床经验主要介绍王灿晖辨治病毒性疾病等23个病种的辨治思路和处方用药经验;医案选辑录王灿晖辨治心、肺、脾胃、肝胆、肾、肢体经络、气血津液、外科、妇科等系统的病案130例。医案理法方药俱备,描述详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扫码下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王灿晖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荟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灿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滋阴妙方三甲散
不练练导引,能说自己是学中医的吗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