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疑难病,从“和调”思路入手试试看!
中医之学,博大精深;中医之道,深邃明远;各家学说,各有千秋。但究其底蕴,本质在于“中和”。
李庆生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辨证与辨病论治结合研究,行医四十余年,在诊治中医疑难病证领域渐有心得,帮助无数患者消除病痛,恢复身心健康,重树生活信心,重享美好生活。
在李教授主编的《中医和调思想与疑难病诊治》中,教授这样说道:中医药学作为以健康为导向的整体、动态、功能态医学,以维护或恢复人的健康为己任与目的,经数千年传承发展而历久弥新、生机无限;其理论体系、基本原理、诊治方法博大精深、深邃丰富,临证疗效卓越神奇、救急延寿。吾始终坚持认为中医“学科基础在临床、学术生命在疗效”,一切临床诊疗与理论研究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中医临床与疗效为基础与核心;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基,发展之力。
在多年临证过程中,李教授逐渐认识到:中医疑难病证,多为病情深重、多因交织、病机复杂、病性错杂、病势危重之病证;其诊治,必须辨病辨证相结合,抓住其病机“不和”“失和”的本质与关键;合理确定治则治法,以经方及其主旨为基,加减化裁,“多法协用”并“多方(方义)协同”,充分应用蕴含着和解、和调、中和、和合、缓和、调和、调解、调整、调理、调顺之理的“和调”思想与方法。
国医大师孙光荣在本书序中对本书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此书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溯源畅流、纵横比较,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与中医和思想、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综合性研究,传承精华;另一方面将和思想、和方法应用于中医诊治疑难病的临床之中,撰写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一体化的新专著,致力于守正创新。
本书不仅了阐述“和调”概要及其源流,并且实际探讨了“和调”的基本应用,还整理编录和调方剂(和剂)172 首(含自拟方)与药对 143 个。
本书从多个不同角度,较为广泛地探讨和法研究的认识与临床各科的诊治经验,又汇集了作者所秉持的和合天下所长、调护民众健康的宗旨,承续了我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和”思想概念及中医之和、和法的精髓要义,探索、阐释并应用和调之义的临床经验,集中展示如何应用和调思想方法诊治中医疑难病证,由此整理研究并推出了中医和调思想方法,从而明确指出:和是目的与最终状态,调是方法、手段与过程。
比如书中对汗出异常的诊治方法进行了总结,病中汗出,尚可分为常态性汗出与异常性汗出两大类。一般而言,符合汗出规律的常态性汗出,主要的诊治之法为:阳热蒸腾而汗出,清热止汗;表虚不固而汗出,调和营卫、固表止汗;阴虚盗汗而汗出,滋阴清热、敛汗止汗;阳虚自汗而汗出,益气固表、收摄止汗。
具体来说,阴虚自汗与常言的“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相反,为内外、脏腑、阴阳失和,阳虚而不敛阳,虚热蒸腾,阳气外越而腠理玄府自开,汗液自出;治宜滋阴清热、养阴敛汗;药以滋阴、清热、养阴、敛汗、固表诸药对合用,方宜知柏地黄汤加减。
气虚自汗也与常言的“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相反,为内外、脏腑、气血失和,肺脾气虚,夜卧更甚,气虚不摄,汗液不收,夜间盗出;治以补益脾肺、益气止汗;药宜益肺、健脾、益气、止汗、固表诸药对合用,方宜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减。
局部汗出为局部的脏腑、气血失和,总为邪热在内蒸腾为主,热迫汗液外出;治疗总为清热泻火,或理气清热,或养阴清热而止汗,还需结合具体部位及相关兼症而治;药宜相应的相关药对合用,方宜黄连解毒汤合防风汤加减。
汗出失衡为内外、气机失和,经脉失畅,络气紊乱,营卫不和,腠理玄府启闭失畅;治宜调畅气机、调和营卫、止汗敛汗;药以畅气机、通络气、和营卫、止汗敛汗等药对合用,方宜疏肝散合防风汤加减。
反季汗出为内外、脏腑失和,气机失和,络气紊乱,腠理玄府启闭失和,反季节时令特点而汗出;治宜调理气机、调畅腠理玄府;药以疏肝、理气、益升降、调肺卫、畅汗出等药对合用,方宜逍遥散合防风汤加减。
汗液发黄为内外、脏腑失和,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外溢,随汗外出;治以热化湿、利胆退黄、清利止汗;药宜清热、化湿、利湿、凉血、利胆退黄、止汗等药对合用,方宜茵陈蒿汤合防风汤加减。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中医和调思想方法与疑难病诊治》,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诊治中医疑难病证的实际效验为基础,从个人对“和调”的感悟认识出发,研究相关经典文献,系统整理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原理及文化的重要思想“和”;以中医和思想与和法为核心,提出并探讨以和调思想方法指导诊治中医疑难病证。全书分为三篇,上篇探讨和调思想的临床感悟暨文献研究,中篇系统论述中医和调思想与方法,下篇分析若干疑难病状的和调诊治。书中还整理编录和调方剂(和剂)173首(含自拟方)与药对143个。
本书具有较好的文献回顾、理论与实践价值,可作为中医临床、理论工作及研究者较好的工作参考,也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研习者了解中医、掌握中医的策杖。
本书是作者已出版的《庆生诊治中医疑难病验案集萃》暨《庆生诊治中医疑难病医理探真》的姊妹篇。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医和调思想方法与疑难病诊治》,主编:李庆生。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中医和调思想方法与疑难病诊治》。,欢迎投稿唠嗑。● 产后乏力自汗及婴儿面部红疹,母婴同治皆获效
● 经方服药方法的简化,也会造成疗效下降!
点,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