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世家传承下来的秘验方
“太和医室”为县城三街姚氏于清咸丰末年所创。1861年回武创太和医室,太和发药店,坐堂行医。至今传承六代,“姚氏太和医室传统诊疗”被列为陕西省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兴起于清咸丰年间河北武安的“太和医室”中医老字号,四代传人有姚树森、姚树棠、姚树锦、姚树铮、姚树绵、姚树锋,历经一百五十年六代沿袭、传承至今。
传承的不仅是老字号
道地药材起家
姚福年认为“百病繁杂,须配合地道药材,方可见神效”,太和医室开诊不久,便在武安南关街开起一家字号为“太和发”的药店。医药结合如虎添翼,前来就医购药者络绎不绝,药店规模不断扩大,同治年间便已成为武安颇具影响的药行。
据太和三代传人姚兴华生前回忆,他青年时代常常亲去东三省采选道地药材。依“太和发”规定:凡“太和发”经营之药材外购,必有一姚氏族人亲随采购,尽最大可能到原产地采购道地药材,以得真材实料,故而“太和发”药行以药材正宗、品相上乘、货源充足、价格公道而闻名远近。
学术特点鲜明
姚树棠老先生自幼在家中药铺做学徒,对药性极为熟知,所开方方剂量大,药剂量大,秉承前三代的经验,姚氏本家的学术特色明显。后在带教传承弟子时,师与徒的共同追求,在教与学,传与承,践与行中得以碰撞,得以延伸,得以升华。
1988年版 姚树棠所著《太和医案选》
医风严谨,融合太和验方精髓
“姚氏诊疗技艺”传承至今,有大量的秘录成药方剂,从药,寒热温凉,皆有涉猎;从方,温清补泻,各有说道;从病,急症慢病,独有见地;从法,畅谈四诊合参,重望舌重神色;治疗杂病以脾胃为枢纽,给药方法多样,辨证论治,病证合参。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太和医室以诊治疑难杂症为贵。而中医学,也就在医者对疑难杂症的挑战与克服中不断取得进步。
。
为了更好地学习太和医室的学术内容,我们特此将1988年《太和医案选》重新再版。
本书以科为纲,以方为主,八十验案后附六个验方,另四篇姚老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浅析,内容涉及内、妇、儿科、外科、杂病等多种临床病科,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重症。所选方剂均为姚老临床所用验方,为临床验之有效的方剂,包括方剂组成、功能、用法、方解、加减等,囊括姚老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辨证经验、用药体会,以及特殊医案、疑难病案的讲解与分析,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书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姚老精湛的医技医术,大体概括为从药、方、病、法四点,“姚氏诊疗技艺”传承至今,大量的秘录成药方剂、用药思路在书中也被体现。从药,寒热温凉,皆有涉猎;从方,温清补泻,各有说道;从病,急症慢病,独有见地;从法,畅谈四诊合参,重望舌重神色;治疗杂病以脾胃为枢纽,给药方法多样,辨证论治,病证合参,实为不可多得的临床验案合集。
《太和医室医案选》是太和医室百年来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不仅反映了所辑前贤的精湛医术及临证经验,而且为传统诊疗的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宝贵资料。此次再版,旨在将再版与保护利用相结合,提高现有学术研究水平,指导临床工作。
(扫码下单)
END
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
小编微信:,欢迎大家来投稿唠嗑。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经方也出日历啦
一南一北,中医界当之无愧的英雄
点,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