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风吹榆钱落如雨

风吹榆钱落如雨
每到春天,榆科植物榆树上一簇簇、一串串的榆钱花,像小鸟,像谷穗,形态各异,随风摆动。榆钱是榆树的果实,因其外形圆薄如钱币,故名。又有人说“风吹榆钱落如雨,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故称榆钱。榆钱谐音“余钱”,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有“余钱”的说法。

1938 年,朱德总司令和八路军总部转战至山西武乡贾豁村时,为了节省粮食,就常把榆树叶和榆钱花磨成粉,一层层地掺到玉米高粱面里,然后蒸着充饥。他们还给它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花糕。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称,自己儿时,母亲把榆钱搓去干瓣,放在锅里炒黄后碾碎,放水调匀,煮成羹,加盐或糖,即成比桂林芝麻糊还味美的“榆荚羹”。他还以曹雪芹好友敦诚的诗佐证:“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

现代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其散文《榆钱饭》中写道: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

1
药食两用

榆树叶
榆树叶子。《医林纂要》言其“甘,寒”,《食疗本草》言其“利小便,主石淋”。《本草纲目》曰“煎汁洗酒齄鼻;同酸枣仁等分蜜丸,日服,治胆热虚劳不眠”,《本草纲目拾遗》言“嫩叶作羹食之,消水肿”。

榆花
榆树的花。中医认为,榆花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清热泄火、止咳化痰、利湿消肿之功,适用于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烫烧伤、疮癣等。《名医别录》言其“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

榆白皮
榆树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中医认为,本品味甘,性微寒,入肺、脾、膀胱经。有利水通淋、消肿解毒之功,适用于小便不通、淋浊、水肿、痈疽发背、丹毒、疥癣。《神农本草经》言其“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名医别录》言其“主肠胃邪热气,消肿,疗小儿头疮痂疕”。《药性论》言其“主利五淋,治不眠,疗齁。焙杵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二钱,煎如胶服”。

榆荚仁
又名榆实、榆子、榆仁,为榆树的果实或种子,4 ~ 6 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翅,晒干。中医认为,本品味甘、微辛,性平,入肝、脾经,有健脾安神、清热利水、消肿杀虫之功,适用于妇女白带,小儿疳热羸瘦。《本草纲目拾遗》言其“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医林纂要》言其“补肺,止渴,敛心神,杀虫匿”。

榆仁酱
又名榆酱,为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的酱。《本草纲目》言其“辛,温,无毒”。《食疗本草》言其“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又心腹间恶气,内消之,陈者尤良。又涂诸疮癣妙。又卒患冷气心痛,食之瘥,并主小儿痫,小便不利”。

2
食疗方

1. 糖拌榆钱
榆钱80 克,西红柿、黄瓜、橘子瓣各100 克,白糖40 克。将榆钱、西红柿、黄瓜、橘子瓣洗净沥水,西红柿、黄瓜斜刀切成薄片备用,橘子瓣用小刀切去籽备用。取一个大平盘,将西红柿片、黄瓜、橘子瓣均匀摆放在盘内,榆钱放盘中,再撒上白糖即可。可健胃消食、生津利水,适用于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口干少津等。

2. 榆钱炒肉片
榆钱400 克,猪瘦肉100 克,水发木耳50 克,调味品适量。将榆钱、木耳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片,放碗内,加适量盐、黄酒、湿淀粉拌匀,另取一个小碗加清汤、精盐、酱油、黄酒、香油、湿淀粉,勾兑成芡汁备用。锅内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加入猪瘦肉片,炒至散开,捞出沥油。原锅留少许底油,加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放入肉片、榆钱、木耳翻炒几下,加入芡汁,翻炒均匀后盛于盘内即成。可健脾和胃、补虚安神,适用于食欲不振、失眠等。

3. 榆钱蒸菜
榆钱800 克,玉米粉150 克,黄豆粉50 克,调味品适量。将榆钱洗净,沥水,放入大盘中,加豆粉、玉米粉、精盐、葱、姜末,并拌匀。蒸锅加水适量置火上,待水烧沸后,放入备料,蒸制15 分钟左右即可取出食用。有健脾开胃之效,适用于久病体虚、脾胃虚弱、食欲不佳等。

4. 榆钱汤
榆钱100 克,西红柿、甜橙、白糖各50 克,调味品适量。将榆钱洗净沥水,西红柿洗净、去蒂,切成薄片,甜橙切薄片备用。汤锅置旺火上,加清水500 毫升,放入榆钱、西红柿和甜橙,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用湿淀粉勾芡即可。可健脾补虚、养血安神,适用于体虚消瘦、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

5. 榆实牛肉汤
榆实30 克,牛肉250 克,调味品适量。将榆实择净,牛肉洗净、切块,二者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文火炖至牛肉烂熟。此时再加调味品,煮一二沸即成。可清热利湿,适用于泌尿系感染、带下病等。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胡献国
朝阳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