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四川 成都市/孙清廉
逢年过节、喜庆宴会、亲友聚会等场合,适当喝点酒,的确会增加欢乐喜庆的气氛,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若饮酒不加节制,酗酒致醉时有发生,不但会伤肝坏胃、损心害脑,还易引发车祸、打架斗殴等各种意外事故,危害身心健康。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不但要懂得节制饮酒,还应掌握一些家庭简易解酒方法。
许多中药和食品都有一定的解酒功效。
有解酒作用的中草药
1.葛花
味甘,性平,有醒脾和胃止渴之效,并善解酒毒。主治饮酒过度、头昏头痛、烦渴呕吐、胸脘饱胀等症。《脾胃论》中就载有葛花解酲汤(酲,醉后神志不清状),《滇南本草》中有葛花清热丸,均可治疗酒醉患者。此外,葛根、葛谷(种子)也有解酒作用。
2.枳椇子
又叫木蜜、拐枣、鸡瓜子,味甘,性平。《中药大词典》说它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滇南本草》谓其“能解酒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枳椇子能清除酒后体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止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会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减轻肝损伤,避免酒精中毒。酒后生吃些枳椇子,有醒酒安神的作用。
3.菊花
味甘、苦,性微寒,功能疏风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谓其能“解醉汉昏迷”,《外台秘要》也记载“治酒醉不醒”。可取上好菊花,晒干,制成末,冲服,有一定的解酒功效。饮菊花茶亦可。
4.竹茹
味甘,性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止呕除烦,对胃热或痰热引起的呕吐,治疗效果较好。《药品化义》载其治“酒伤呕吐”。
5.白扁豆
味甘,性温,有消暑化湿、补脾止泻、解毒和中以及清解酒毒之效,可治疗暑热、酒毒引发的烦渴。
6.肉豆蔻
味辛,性温,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消食止痛之功。《日华子本草》谓其能“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能“消宿食,解酒毒”。
7.高良姜
味辛,性热,功能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本草从新》谓其能“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8.草果
味辛,性温,功能散寒燥湿、除痰截疟、消食化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谓其能“温脾胃,止呕吐……消宿食,解酒毒、果积”。
此外,据记载苦参、绿豆、冬瓜、香蕉、枇杷、梨子、桑椹、柚子、水蜜桃以及番茄等均有一定的解酒功效。
常用家庭解酒便方
1.萝卜醋汁
萝卜有一定的解酒功效,醋与酒精结合可生成乙脂乙酸和水,减轻酒精对人体的影响。取萝卜500 克,捣烂取汁,加少量醋或加适量白糖饮服,有一定的解酒和消除酒气的功效。
2.水果或水果汁
枇杷、梨子、桑椹、柚子、水蜜桃及番茄等均有一定的解酒功效。另外,吃些橙子、柑子、橘子、苹果、梨、香蕉、荸荠等,可冲淡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加速排泄而解酒。
.荸荠汁
将荸荠适量,冼净捣泥状,用纱布包裹,榨汁饮服,可解酒。
甘蔗汁
榨取甘蔗汁,频频饮服,解酒效果好。
橘皮汁
鲜橘皮50克(干者15克),洗净,加适量水煎汁(可加少量冰糖)饮服,有解酒止呕良效。若呕吐严重者,可加竹茹10 克同煎。
3.红薯绞碎
把适量生红薯绞碎,加入白糖服食,有解酒功效。
4.冬瓜汁
冬瓜300 克,洗净切薄片,加水适量煮汤饮服,解酒功效较好。
5.鲜藕汁
鲜藕300 克,洗净后,捣碎取汁饮服,有解酒功效。
6.拌白菜心
取大白菜心(或嫩白菜帮)适量,切细丝,加适量醋与糖凉拌,酸甜可口,有解酒功效。
7.绿豆汤饮
绿豆50~100 克,加水适量,煮至软烂,加少量冰糖或白糖,待稍冷后饮服,解酒效好。
8.蜂蜜水
取优质蜂蜜15~20克,加温开水或冷开水适量,分两三次饮服,有良好的解酒功效。
9.醋加白糖
取米醋30毫升,加入白糖适量,待白糖溶解后饮服,有一定的解酒护肝作用。
大家需要明了的是,上述所有的解酒方药主要是能不同程度地缓解头晕、头痛、呕吐、恶心、反胃、腹胀等酒后不适感,缓解的效果也因体质和饮酒量的多少而异,解酒方药并不能解除酒精对肝脏等脏器的伤害。因此,要避免醉酒对于身体的伤害,最重要的是饮酒要适量而止。研究表明,酒量与体质关系极大,特别是饮酒脸红者最好不饮酒,因为诱发癌症等病的危害会更大。早起或临睡前饮酒危害会增加。在饮酒前应吃些东西,以减轻对胃的伤害。不要同时数种酒一块饮,不要烟加酒,这样其危害会数倍甚至数十倍地增加,大家一定要注意。此外,饮酒后不能开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定要牢记。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孙清廉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