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尹友鑫
每次邢大妈来门诊都风风火火,候诊期间显出些许焦急,在问诊的时候哪怕有其他患者等候,也会用惊人的语速倾吐生活中各种苦水。而这些琐碎烦心事折磨得她每晚无法入睡,辗转反侧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勉强浅眠,到了五六点又会自然苏醒起夜。第二天精神恍惚、肢体疲乏,若是问起有没有做梦,答案永远是“做了一夜乱七八糟的梦,醒了又都不记得了”。长期的失眠带来了健忘、晕眩甚至是口苦、胃胀等各种症状,最惨的是白天若难挨疲乏睡了个午觉,晚上就彻底闭不上眼了。
老年人是受失眠困扰的主要人群,多因心肾不交或肝肾阴虚所致,这和年龄增长有密切的关系。许多老年人体质转为阴虚,阳不入阴,则失眠不寐;年轻人中,则以压力大、长期熬夜为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失眠的病机较为复杂, 但其总的病机是阳胜阴衰,阴阳失交。正如 《黄帝内经灵枢》所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因此,调和阴阳、镇静安神应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为了给没时间熬药也不方便在门诊针灸治疗的患者治疗失眠不寐,最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即是耳穴压豆。
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希波克拉底就曾借助耳廓放血治疗阳痿。我国对于耳穴的应用也源远流长,在唐代,常用耳部穴位已经多达20个。耳穴的理论源自中国,走上世界舞台是因为法国Paul Nogier(保罗诺吉尔)博士提出的耳廓穴位“倒置胚胎”分布规律,开启了有关耳穴分布的系统化研究。这位法国博士在某小镇上见到镇民耳朵上相同位置有一个小瘢痕,询问后得知是一位华裔移民为这些镇民治疗胃溃疡的时候,用火针烫耳穴所致。而“倒置胚胎”所描述的即是耳廓形状如胎儿在母体中倒置的轮廓,故取相对位置治疗相应的疾病,如耳甲对应内脏。如今,耳穴真正做到了风靡欧美,与中医传统耳穴相对应,国际上有一套公认的耳穴图谱。美军退伍军医史蒂芬伯恩斯博士就公开了治疗美军伤员外伤疼痛的耳穴处方。
耳与经络关系密切,《灵枢》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十二经脉上结于耳”。在经脉循行中, 六阳经均循行分布到耳中、耳周围。六阴经脉循行虽不直接入耳, 但其经别循行合于阳经而间接联系于耳。刺激耳穴可调节相关经络的功能,起到运行气血、调理阴阳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肾开窍于耳”,心又借窍在耳,心肾不交为主因的失眠,通过耳穴治疗起来尤其见效。而所用的耳豆多为活血化瘀的王不留行籽和具有磁力的砭石,通过患者日常按压,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美军退伍军医史蒂芬伯恩斯博士公开的治疗美军伤员外伤疼痛的耳穴处方
耳穴治疗失眠症,着重辨证施治。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配穴:心脾两虚型加心、脾、胃、肾,阴虚火旺型加用肝阳一、肝阳二、内分泌、三焦,肝郁化火型加用肝阳一、肝阳二、胆、耳背心、耳尖。
心、脾、肝、肾经通过经络与耳廓相连,故耳穴取心、肝、脾、肾点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疏肝补肾作用;神门、皮质下、交感、神经衰弱点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通过耳穴的刺激, 引起大脑网状系统的正常有序化激活和抑制,从而使病理性的睡眠状态向正常的生理性的睡眠转化。人的正常睡眠系心神所主,阳气由动入静时,即为入睡状态,阳气由静转动时,即为清醒状态,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转化的结果。以上诸穴配合,相辅相成,以安神定志、 交通心肾、调整阴阳之平衡,引阴入阳,达治疗失眠之效。
治疗时需要注意,左利手以左耳为主,右利手则反之,这是欧洲学者提出的理论,传统医学虽未记载,但已被医学界广泛使用。
在探针定位好刺激最强点后,将耳豆固定在穴位上。每日患者在闲暇时间点按耳豆刺激耳穴,每次每穴3次即可,由上至下,依次按压,力度不宜过大,稍有痛感即刻松手。如此每日根据自身情况,按压5~8次。每3日换一批穴位及耳豆,5次一个疗程。患者通常第三次更换耳豆时睡眠已有明显改善。
邢大妈即是耳豆治疗的收益患者,治疗两个月后,难寐多梦都已经消失,配合以滋阴降火、疏肝健脾的选穴,盗汗、腰膝酸软、胃胀等症状也逐渐缓解了。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