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从头到脚的养生方法:发常梳、面常洗、头常摇
乾隆从头到脚的养生方法
发常梳、面常洗、头常摇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雪亮
古代皇帝多半是短寿的,大家可能会觉得原因在于女人,后宫佳丽太多,皇帝纵欲过度导致。但其实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少皇帝因为贪生怕死,为了长寿炼丹服丹,而丹药里经常含有水银之类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下就起到反作用了。再加上做皇帝压力肯定也小不了,如果再不会养心,不会排解,健康必然难保,所以不能把皇帝短寿的原因都归之于红颜祸水之说。
但是,也有例外,乾隆皇帝就高寿,不仅治国有方,养生也有道,比如他就十分推崇“十常四勿”养生法,并长年累月坚持实践。所谓“十常”是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揉、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则是 :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的这些方法,实际上是从头到脚都保健了。这些方法其实也并不是乾隆发明的,而是唐朝著名的中医学家、养生学家、道家仙翁孙思邈发明的。今天,笔者据此介绍给大家一套适合平日操作的从头到脚的养生方法。
发常梳
用手或者梳子都可以,将手掌互搓 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每次做的次数自己决定。
如果是用梳子,尽量选择用天然材料制作的梳子(如木梳、牛角梳等,勿用塑料和金属制品),而且梳子的齿儿不要太尖,要钝圆一些,以免弄伤头皮,疏密也要适中,不可太密,也不可以太过稀疏,具体方法如右 :
清晨起床后、午休后和晚上睡觉前梳头,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初时每分钟梳 20 ~ 30 次,以后逐渐加快速度。梳时用力要均匀、适当,不要刮破头皮。也可用手指代替梳子。每天梳头的次数和时间视情况而定。如以保健强身为目的,每天梳头 1 次,每次 3 ~ 5 分钟即可 ;如用来治疗头痛等疾病,则需每天梳 2 ~ 3 次,每次 5 ~ 10 分钟,并且需稍用力。
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头顶的穴位百会就由此得名。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的作用。
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
面常洗
这里所说的洗脸,指的是干洗,并不是用水洗。
搓手 36 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方向应该是由下往上。再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画圈。
这个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也会延缓皱纹的增多。
头常摇
由于电脑、手机等的普及,现在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那你知道应该怎么做颈椎的保健吗?摇头可不能乱摇,不要以为“嘎嘣嘎嘣”响挺好玩,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我下面介绍一下正确的摇头方法。
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 1 次,共做 6 次。反方向重复。这个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国学大家南怀瑾先生是这样做的 :身子不动,头水平往左转过去,一直到不能动为止,停一会儿,然后,往右做一样的动作。这是左右,前后呢?头伸出去,模仿小鸟要开始飞的动作,往前上方伸出去,然后,再缩头,往下、往内收缩,反复几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位按摩专家讲过一个更加简单实用的方法 :头下垂,下巴抵着胸部,右手掌朝上紧贴胸前,放在下巴下方的一掌余,然后手掌往上方徐徐抬起,同时,双眼紧盯手心,一直抬头往后到不能动为止,然后重新换左手,一样的动作,反复多做几次。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张雪亮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