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野味,千万不要再吃了

野味,千万不要再吃了
野味,千万不要再吃了
四川 成都市/孙清廉
去冬今春在我国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和灾难。有人怀疑发生疫情与某些人食用野生动物有关,这不难让人很快联想起2003年的SARS流行,是与食用果子狸有关,而果子狸身上的病毒则是由蝙蝠传染的。“病从口入”的告诫,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过去有句话说:“食在广东。”提起爱吃野味,就全国而言可能要以广东为最——吃蛇、吃猫、吃山鸡、吃鳄鱼、吃穿山甲、吃猴子、吃蝙蝠……这么说吧,好像就没有什么是吃不得的。有人曾打趣说,天上飞的只有飞机不吃,水中游的只有潜水艇不吃。其实,现在喜吃野味之风已不只在广东,而是从南到北都很盛行。如北方某市有关部门曾进行一项问卷调查活动,共回收问卷838张,在是否吃过野味一栏中,回答吃过的就占了46%,也就是说,差不多近一半的参与者尝过野味的滋味。而据其他数字显示,经常吃野味的人竟达到了4%,这是个很不小的数字。

据有关部门调查,人们之所以要吃野味,大多数是出于好奇,想尝尝鲜。因为“物以稀为贵”,不少人都认为越稀少的东西就越珍贵,从而产生一种“别人没吃过我吃过,我感到很荣耀”的心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野味是天然的、野生的,因而一定也是最富营养的,吃了可以滋补;还有少数人,特别是一些“大款”去吃野味,往往是为了炫富,好像请客吃饭越贵、越新奇才够档次。正是因为很多人为了尝鲜、吃奇、炫耀,才导致野味在很多城市中有了市场,并因此而催生了能够谋取极高利润的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

野味并不“鲜”
那么,野味吃起来真的很鲜吗?对此,笔者的看法完全不同。笔者曾在林区工作多年,虽然退休后的20多年中再没去吃过任何野味,但确实曾经吃过山鸡、野猪、獐子等,而且这些猎物还都是刚打到的,很新鲜。但真吃起来的感觉并不是很美好,特别是肉质,很粗糙,实无家养猪肉、鸡肉那种细腻鲜美的口感。很多吃过野味的人也都有同感,认为实在没啥好吃的。

野味不等于营养丰富
那么,野味的营养更丰富吗?很多营养专家经过研究都认为,野生动物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跟普通家禽、家畜差不多,多数还不如真正的土鸡和农民自养的猪等。至于说“吃啥补啥”的观点,虽然脑、肝、肾等有一定药用价值,但一些动物的内脏和腺体(如甲状腺、性腺等)中含有一定的激素,经常吃很容易引发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等严重问题。

野味极不卫生
不少人在吃野味时也有点心神不安,怕不卫生,事实证明,这种担心的确不是多余的。

首先说,野生动物中体重大的、年老的,带病的可能性很大。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病毒是无处不在的,野生动物身上存在的尤其多。在正常情况下,人类与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可接触的窗口极小,但人类如果食用了野生动物,就无疑会增加被未知病毒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很多餐馆中的野味大多是经过地下渠道进货的,有时是经过数天才偷运到餐馆中,在捕捉、运输、贩卖、加工、贮藏的各个过程中都极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常见的是出现污染、变质等问题。加之极大多数野味又没有经过检疫,这样的野味即使是经过了烹调,吃起来也绝对让人提心吊胆。

吃野味可引起多种疾病
据报道来看,因为吃野味而引起过敏者十分常见。比如不少人因为吃了蝗虫、不知名的贝类等引起过敏,这是由于摄入了过多的动物异性蛋白所致。通常,患者会出现头晕、呕吐、流泪、白眼珠红肿或肿胀甚至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哮喘、血压下降等症状,或引起荨麻疹。

很多人认为生吃蛇胆可化痰明目,因此蛇胆酒在很多餐馆也颇为盛行。然而笔者曾见到一个病例,却正是因为吃蛇胆而引发了急性肝炎,患者出现了黄疸、胆红素上升、血压下降、全身乏力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系教华育平曾指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如炭疽、狂犬病、结核、鼠疫、甲肝、鹦鹉热、兔热病等。

有位病人,因为出现了发热、咳血等症状而被医院怀疑是患了肺炎,后又认为是肺癌,但直到两个月后,他才被确诊是患了肺吸虫病。原来,患者患病前半个月的一天,在山区野炊时曾抓了几只小蟹来吃,疾病是因蟹中虫卵被吃进腹中,发展为成虫在肺中作乱而引起的。

又如,吃蛇的患病率也很高,诸如肝炎、癌症等。有时候,蛇的皮、肉之间寄生虫成团,用手一捋就能感到疙疙瘩瘩的。这些寄生虫很难蒸熟煮烂,却极容易寄生在人体内。

此外,动物本身还可能带有一些毒素,如一些海鱼、河豚等,其肉、血、胆等都可能含有剧毒。这些毒素可分为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神经毒导致的反应主要是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而血液毒则可能令人眼、耳出血,便血、尿血等。俗语说“冒死吃河豚”,此话千真万确。

在我国的主要猴类中,猕猴有10%~60%携带有B病毒。若在捕捉和宰杀过程中,稍为不慎被抓了一下,或被吐上一口,就可能使人感染此类病毒,可想而知,生吃猴脑者感染的可能性会有多大。人一旦染上此种病毒,就会导致眼睛和口腔黏膜的溃烂、流黄脓,甚至因此而死亡。

野味中还有毒素隐患
由于环境污染(如工业废物、农药、自然垃圾等),许多野生动物也深受其害。有些有毒物质、激素样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动物机体内并累积增加,人若食用了这种野生动物无疑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各种危害。

更为可怕的是,布饵毒杀是许多偷猎者的主要手段,而毒饵所用的药物多为国家禁用的含磷剧毒农药制成。偷猎者将被毒杀的野生动物卖给餐馆牟取暴利,人若食用这种野味却很可能有性命之忧。

总之,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每个公民都应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为了健康,千万不要再吃野味了,倡导饮食新风尚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绝对不可为了追求新奇,或为了显富摆阔,到非法经营的野味餐馆中去吃野味,这不但是犯法的事情,也是害人害己的愚蠢行为。
最新合订本
上架了!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