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针、灸、药三法,合治过敏性鼻炎

针、灸、药三法,合治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可导致许多疾病和劳动力丧失。

总体来说,亚洲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较高,成人约30%患此病。患此病的,轻者鼻塞流涕,喷嚏连连;重者头昏脑涨,性情烦躁,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

白领男士小钟,今年28岁,从6岁起患上了过敏性鼻炎,一年四季没有消停的时候。尤其冬春两季,常常晨起鼻子发痒,能一连打出十几个喷嚏,涕泪交加。平时稍不注意就可能感冒,这些年还诱发了哮喘和皮肤湿疹。中药、西药用了不少,口服的、喷鼻的,往往短时有效,过一阵子又打回原型,令其十分苦恼。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笔者经过多年悉心研究,探索出一套针灸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鼻敏感)的新方法。无论对于旧患还是新症,都具有显著的疗效。需要强调的是要“针—灸—药”三法合一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这是因为鼻窦的血液循环不是很丰富,药物难以在病变局部达到较高浓度,另外由于鼻窦开口较高,炎症渗出物不易引流外出,造成鼻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该疗法以局部针刺配合温灸,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快速消除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炎症和鼻甲肥厚。正如医圣张仲景所言:“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中药内服以扶正固本,补益肺脾肾三脏之正气。标本兼顾,内外同治,因而具有见效快、能根治、无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之优点。

小钟经过将近半年的悉心治疗,过敏性鼻炎已经痊愈,连哮喘和湿疹也很少发作了。笔者用同样的方法治疗的数十例过敏性鼻炎病人,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治疗经过

患者男,28岁。

初诊日期:2015年5月30日。
就诊地点:香港仲景堂中医综合诊疗中心。
主诉及病史:过敏性鼻炎病史二十余年。平时每月发作2~3次,发作时鼻塞流清涕,喷嚏连连,畏寒肢冷,晚上睡眠时常需张口呼吸,晨起常感口干,性情急躁,记忆力减退。纳可,寐差,大便一日一次,稍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鼻敏感(过敏性鼻炎)。
中医辨证:脾肺气虚。
治法:温肺益气,健脾祛湿。

1.方药
玉屏风散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2克,生晒参10克,白芷9克,细辛3克,辛夷6克,炙麻黄6克,制附子6克,桂枝9克,白芍15克,淫羊藿10克,菟丝子12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炒山药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针灸温针灸:迎香(双)、鼻通(双),温针灸10分钟。

艾灸:以下穴位隔姜灸各2~3壮。先灸背部大椎、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再灸腹部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双)。每周 2次,6 次为一疗程。

以上方加减,配合温针灸、艾灸治疗,至2016年2月,患者鼻塞流涕及喷嚏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夜间睡眠呼吸状况改善,睡眠质量亦明显改善,记忆力增强,大便转实,已不畏寒。患者过去时常感冒,近半年仅感冒一次。于2016年3月停用针灸及口服汤药后,改口服红景天胶囊以资巩固。

分析
西医对此症多以抗敏消炎药物内服或喷鼻,短期有效,但难以除根,治标不治本,而且长期应用有诸多副作用。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源于肺脾肾三脏气虚,标实在于鼻腔黏膜受致病因素刺激而充血、水肿,阻塞鼻窍。针刺、温灸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鼻敏感),无论对于旧患还是新症,都具有显著疗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隔姜灸以扶正固本,补益肺脾肾三脏之正气,局部针刺加温灸以快速消除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炎症和鼻甲肥厚,标本兼顾,内外同治。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郭岳峰
朝阳

点击

查阅更多精彩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